队赛前合影(图片来源:孙锐(微博)微博)讯 北京时间2月11日,索契冬奥会女子冰球资格赛在德国尘埃落定,队最后一场比赛2-3惜败捷克,3战1胜2负排名第三,没有获得冬奥会入场券,东道主德国三战全胜搭上冬奥末班
8月1日讯(文/杨昕雨)北京时间7月31日,花滑队在首钢冬训中心的花滑训练馆进行公开训练,这也是花滑队“集体搬家”后首次在媒体面前亮相。6月以来,随着首钢老厂区冰场陆续建成,短道队、花样滑冰队、队已陆续将这里作为新的训练基地。首钢冬训中心毫无疑问是世界最顶级的训练场馆,除了各种体育专项设施,花滑队自研的“吊轨”更是全球独一份,提升了队伍训练效率。
进入首钢冬训中心花滑训练馆,最为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冰场上方的“环型吊轨”。众所周知,花滑选手在尝试新动作或者是上难度时往往面临摔倒的危险,譬如双人滑在进行托举时,女伴经常会摔得鼻青脸肿。有了这种环型吊轨,运动员便可以被“挂”在上面,下落时身体能得到幅度缓冲,保障了安全。
其他虽然也有这样的训练手段,但他们使用的都是类似“吊威亚”的钢丝,只能走直线。首钢的“吊轨”则结合了运动员的滑行轨迹,能够沿着冰场弧度滑行,是“世界独一份”。谈到吊轨的研发过程,赵宏博称,这是他们和杂技团共同合作的结果。“之前在首体我们也做过尝试,但是我们现在这个是按照运动员运动轨迹进行设计的,与杂技团工程师合作,把我们训练的理念和动作轨迹结合。我们的运动员有了它更敢于做动作了。现在抛跳已经可以使用了,包括未来四周跳也将会使用,能给运动员很好的保护,尤其是在落冰上。”赵宏博说。
此外,花滑冰场正面一块巨的LED显示屏同样十分惹眼,上面写着每位正在进行训练的运动员的心率、心跳等数据。赵宏博解释道,这个设备叫做“心率带”,是实时监测运动员心肺功能的。“运动员训练时会带着心率带,能够实时监测训练强度、运动员的状态。我们有专门的科研组跟随,每天都会有训练报告,能够知道他们的训练情况,教练组便能够更好地调整运动员的状态。”赵宏博说。
首钢冬训中心利用了原有的精煤车间,将其改造为具有三块冰场和新建的一座高标准冰球馆。4块冰场均为1800平米的国际标准场地。场馆内安装了LED扩声、影像回放等一流的体育专项设施,配套设计了运动员休息室、医疗室、体能训练区、舞蹈房等空间。
对于这个新家,赵宏博称赞不已,他说:“整体家训练积极性很好,尤其来了新场馆,这是世界5A级的场馆,所有设施条件都是世界最顶级的。我见过很多顶级场馆了,但我们这个绝对是第一家,运动员在这里训练状态都能很好保障。”
标签:国花 滑队 首钢 公开 训练 自研 高科技 设备 杂技团 有关 国花滑队 国花首钢 国花公开 国花训练 滑队首钢 滑队公开 滑队训练 滑队自研 首钢公开 首钢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