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冰雪

速滑期待2022年中长距离再现冬奥突破

[摘要]任洪国表示,距平昌奥运会还有3年时间,速滑队争取在2018年延续短距离辉煌,但要实现中长距离突破得着眼于2022年。

新华社长春1月12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昊飞周万鹏

“2015刚刚开始,世界比赛暂告一段落,柜子里又添了两枚金牌,这算是美好的开始呢?还是美丽的结束呢?”11日下午,刚在长春斩获两枚亚洲速滑单项锦标赛金牌的张虹在微信朋友圈中如是留言。

一年前在索契依靠张虹打开第一个“冬奥缺口”的速度滑冰项目,何时能打开下一个缺口?体育总冬运中心委任洪国给出了答案:2022年冬奥会。

任洪国表示,距平昌奥运会还有3年时间,速滑队争取在2018年延续短距离辉煌,但要实现中长距离突破得着眼于2022年。“3年之内(中长距离)要培养像张虹这样的运动员很难,我们目前的是在15到16岁的运动员身上下工夫。”

11日晚,历时两天的亚洲速滑单项锦标赛暨2014-2015国际滑联速滑青年世界杯亚洲区比赛在长春落幕,正值调整期的队交出一份意料之中的答卷:成年队由于劲敌缺席,包揽了多数奖牌,张虹更是独霸500米和1000米赛场;青年队虽在短距离优势明显,但中长距离面对日韩选手时仍处于下风。

作为冰雪体育起步较早的项目,速度滑冰既有其全民健身的普及基础,也有其在竞技体育领域长年占有短距离优势却在冬奥赛场零金牌的遗憾,这种遗憾掺杂了叶乔波、王曼丽(

微博

)等几代运动员的泪水。2014年,张虹在索契夺得冬奥会女子1000米金牌,终于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如今,下一个缺口被锁定在中长距离上。

体育总冬运中心副兰立指出,速滑若想变优势为整体优势,必须要从中长距离突破,鉴于速滑是一个只能通过高强度训练才能成才的项目,所以未来两个奥运备战周期一定要在训练上下手。“荷兰队在索契拿到了12枚金牌中的8枚,韩国与日本两队的实力也在逐年提升,队与他们的差距主要是在训练上,”他说。

除了选择15、16岁的苗子作为重点训练对象外,通过外教提升训练水平也是青年队的重要路径,目前担任这一角色的是2008年带过成年队的荷兰教头塞吉。

尽管“学生”和“老师”都锁定了,但一些业内人士仍对孩子们未来的“学成绩”担忧。退役老将邢爱华指出,亚洲运动员本身在抗酸、耐力上不如欧洲选手,而且运动员从小上学是父母接送,而荷兰运动员小时候基本都是骑自行车上下学,“从基础培养、生活惯、意志品质上来说,的孩子都有点吃亏,所以选好苗子、出好成绩都不是容易的事”。

青年队领队王丰告诉记者,尽管在训练、康复、营养、文化等领域存在差距,但是青年队仍然在不断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召集国内的专家集思广益,希望通过制作教学纲等更科学的方法实现对1990至1992年出生的这批苗子的有效培养,希望他们在2022年冬奥会达到顶峰的同时实现速滑的又一次突破。(完)

标签: 速滑 期待 2022年 中长距离 再现 冬奥 突破 速滑 期待 2022年 中长距离 速滑期待 速滑2022年 速滑中长距离 速滑再现 期待2022年 期待中长距离 期待再现 期待冬奥

相关消息

备战世锦赛提前锁定年度总冠军 徐梦桃成熟了

2013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索契站 徐梦桃(微博)夺冠稳稳的落地、高举双手庆祝、甜美的笑容、流利的英语……徐梦桃本赛季第5次站在了冠军的领奖台上。农历蛇年的第一站比赛,桃桃迎来了开门红。北京时间2月18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