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冰雪

小小传感器抓住运动员动作细节 科技冬奥展实力

四年后,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而现在来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动主场参观的观众,就能提前看到和亲身体验到出现在冬奥赛场的冰雪运动。

小小传感器抓住运动员动作细节 科技冬奥展实力

小观众体验冬奥会运动员平衡训练系统

速滑馆

采用钢索搭“屋顶”

北京冬奥组委前日宣布,将于今年6月启动示范场馆的。在科技周现场,很多观众已经提前一窥速滑馆的“奥秘”。“水立方”是由“气泡”构成的,鸟巢是用钢铁“编”成的,而它们未来的“邻居”——速滑馆将用一种特殊的钢索支撑起“屋顶”,让观众看得惊奇。

第三展展示的速滑馆设计模型,是一个发着光的白色建筑,全身上下晶莹剔透,呈椭圆形平面、“马鞍型”造型,流线型的外立面十分柔和。场馆模型的外侧,缠绕着22条由发光材料制成的“丝带”,闪烁着白色和紫色交替的灯光,显得十分精致又气,彰显2022年冬奥会的美好寓意。因而,速滑馆也就有了“冰丝带”的美誉。

在速滑馆模型的一侧,展示着一根两米多长的钢索,这是速滑馆屋面索网建筑材料的一分,速滑馆的屋顶,将由150多根这样的钢索凌空拉就,最长的钢索南北向跨度可达200余米。“别看它只是一根钢索,光索头就有1.5吨重,当时把它拉过来,可费了好的功夫!”

原来,这种钢索的学名叫高钒密闭索,索体由三层Z型钢丝层层缠绕而成,抗拉强度达到了1570MPa。未来,这种高抗拉强度的钢索将一根根安装到场馆的顶,支撑起整个场馆的“屋顶”。目前,这种钢索如此规模地应用在国内型体育场馆还是首次。

据了解,正在当中的速滑馆位于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西侧、网球中心以南。场馆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不含地下停车场),场馆设置400米滑道,观众座席约12000席,冬奥会赛时将满足冬奥会比赛、训练及赛时运行的各项要求。

动作捕捉

抓住运动员的动作细节

要说科技周观众最扎堆的地方,恐怕要数“科技创新助冬奥”展。那里的一个“冬奥会虚拟现实体验”区前总是排着长队。由一群年轻“海归”创办的企业诺亦腾用他们自主研发的动作捕捉技术加上VR设备,对滑雪赛事进行多维度的科普讲解,能让体验者在虚拟场景中近距离、全方位地观看精彩的冬奥会比赛项目。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的四肢分别穿戴上17个传感器,一招一式被精准还原到身后的屏幕上。这是“专业级全身动作捕捉及功能性运动分析系统”和“运动重力分析仪”两项应用于体育训练的动作捕捉技术成果:运动员的运动轨迹被转化为数字信息。据介绍,小小的传感器可以缝在运动服、手套、鞋里,不会妨碍训练。现场观众戴上VR眼镜,就仿佛来到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的赛道旁边,亲眼目睹运动员贾宗洋从起点起跳,到完成全套动作的过程:着陆时双腿与雪面垂直,小腿之间夹角175°并保持平衡……这些动作细节都一一展示在体验者眼前。

VR助平衡能力训练

帮运动员也能帮病人

在“冬奥会虚拟现实体验”旁边,北京工业学的“穿越冰雪”展区也吸引力巨。尤其是“平衡能力训练”的VR体验,让戴上VR眼镜的小朋友手脚并用,呼小叫。

这个项目由北工吴伟和教授领导的交互媒体工作室研发,能针对两种情况进行平衡能力的训练:一是平衡能力先天不足或后天受损,通常是病人;二是训练人体对平衡的感知能力,训练对象通常是运动员。冰雪项目的运动员要进行这方面适应性训练,需要一定条件的训练环境。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打造不同的训练环境,能帮助运动员在特定训练阶段内完成一定程度的训练。

“我们这个系统还可以帮助病人进行康复性训练,现在已经和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医院开展合作了。” 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

文/本报记者 雷嘉 蒋若静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黄亮

记者观察

科技冬奥秀实力

今年2月25日,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亮相的“北京8分钟”展现了一场充满元素的科技秀。短短8分钟,从智能机器人与演员天衣无缝的联动表演,到24块屏幕组成的巨“冰屏”,从石墨烯发热服饰到“新发明”,满满的“黑科技”都在昭示:正朝着一个科技强国、创新国步迈进。

“北京8分钟”只是一个开始。从本届科技周上提前亮相的与冰雪运动相关的科技元素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推动科技在体育发展中发挥更作用。正如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副长徐济成说的那样:科技在体育中的应用目前正处于初级阶段,北京冬奥会将是智能体育发展的好机会。文/本报记者 雷嘉

标签:小小 传感器 抓住 运动员 动作 细节 科技 冬奥 实力 小小传感器 小小抓住 小小运动员 小小动作 传感器抓住 传感器运动员 传感器动作 传感器细节 抓住运动员 抓住动作

相关消息

徐梦桃:虽然夺冠并不满意 这个赛季收获更多

[导读]以前比完了,只要是夺冠自己就很开心。但是现在如果动作没有做好,即使夺冠了,我也不是很兴奋。徐梦桃(微博)夺世锦赛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金牌3月9日下午,在首都国际机场见到了从挪威世锦赛归来的自由式滑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