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单板雪友单板雪友“炫技”青岛单板雪友聚会 今年北方的冬天尤其寒冷,降雪也比往年丰富。在上班族们为拥挤的交通而头痛不已的同时,那些热爱单板滑雪的人们却欣喜不已,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好好的在雪场上撒
【资讯】 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人才行动计划
< >
5月26日,全国首期青少年越野滑雪夏令营在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开营。营内的57名营员来自祖国各地,是我自今年3月28日实行跨界跨项选材后,经过重重“考验”,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出的冰雪项目后备人才。
这是我打响的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备人才培养的第一。作为冰雪体育,备战2022北京冬奥会,黑龙江一直在行动。
正视差距寻求突破
虽然冰雪项目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与欧美相比依然存在差距:基础差、底子薄,人才匮乏,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2017年,体育总长苟仲文在我调研时指出,“我们与欧美相比,冰雪体育运动落后,首先输在选材这个起点上。”落后就要思变,必须恶补短板。黑龙江体育长杨涛说,“落实体育总和委指示,体育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维,要有破釜沉舟、时不我待的精神,要打破藩篱破解难题,努力寻找冰雪后备人才选拔培养的新路”。
我提出要发扬好传统,在竞技冰雪、众冰雪、“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等方面发力,巩固冰雪体育强地位。要争取好成绩,通过体育交流、跨界选材、科技助力、加投入等措施,提升冰雪竞技体育水平,全力备战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面对来自各方的殷殷希望,体育立刻行动。经充分论证和多方沟通,2018年3月我启动了在内外公开选拔冰雪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工作,向社会公布了常年公开选拔冰雪后备人才的信息,并开通官方网站,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报名。采取2次选拔的方式,即一选入集训营、二选入数据库,对优秀人才直接选送专业队和集训队。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测试训练方法,借助科研手段,对运动员身体形态和机能、运动素质和心理等方面进行测试与评估,最终建立冰雪项目后备人才数据库。
第一轮选拔工作在内和外同时进行。截至5月26日,报名参加海选人数达2800多人。其中,内1879人,外1000多人。参选人员有来自冰雪、田径、自行车、轮滑、武术、蹦床、体操、跆拳道、排球等各项目的优秀运动员。首批拟招募进入冬季项目集训营有844人,其中4名队员已直接输送到雪橇集训队。
跨界选材解决后备人才之“渴”
在越野滑雪训练营中,18岁的小将刘晓辰来自山东烟台,这次通过跨界选材来到黑龙江练冰雪项目,“以前从事的现代五项中有射击这个项目,而这次参加的冬季两项也有这个项目,对我而言比较有优势,希望能加入到队之后练到最好,从黑龙江队走到国青队、队,为祖国争光。”
越野滑雪训练营开营后,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和速度滑冰、短道速滑等专项训练也将陆续开营。黑龙江体育还将赴山东、广东、江西、海南等进行第二轮选拔,所有选拔工作将采取集中和日常选拔相结合的方式,对选拔和培养实施动态管理,随时报名,随时测试,根据人数安排入营集训。
体育总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孙远富说,“黑龙江率先以为单位在全国选拔培养优秀冰雪体育后备人才,利用自然、场地和人才等优势与其他份联合,实施跨项、跨界选材,打响了备战2022冬奥会后备人才培养第一,对整个冬季项目的发展将起到极的促进作用”。
科技助力多联动
体育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和研究探讨,重新调整了《黑龙江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方案》,借鉴国内外冰雪训练发展理念,完善了联合组队、加强复合型教练团队、实行跨项跨界选材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内容。2022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之后,我明确在2018年底实现冬奥会项目全覆盖。近期,我将分别与体育总和北京冬奥组委签署合作协议,全面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在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强强联合,力求人才培养新突破框架下,我与山东联合组建高山滑雪队,与八一雪上运动队联合组家冬季两项集训队、与广东联合组建单板和越野滑雪队。
同时,充分发挥黑龙江体育科研所冬季体育项目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及哈尔滨体育学院等高校的“智慧”,为冰雪体育训练提供科研支撑,加快数字冰场、数字滑雪场、3D冰雪装备、体育风洞等冰雪体育智慧工程。以竞技体育项目交流、民间体育交往、体育科技教育为依托,形成以对俄为重点、面向欧洲、覆盖东北亚的体育对外交流格。加强与俄罗斯、美国、加拿、日本、韩国等在冰球、滑雪、花样滑冰、速度滑冰、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经积极推进,体育总已同意在齐齐哈尔级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未来,我将着力打造哈尔滨香坊区冰雪体育产业园区,形成黑龙江冰雪装备制造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态势。
标签:跨界 选材 解决 后备 人才 之渴 黑龙江 打响 备战 冬奥 一 跨界选材 跨界解决 跨界后备 跨界人才 选材解决 选材后备 选材人才 选材之渴 解决后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