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冰雪

冬奥效应初显?全锦赛参赛人数翻倍 年龄跨度26岁

全国锦标赛落幕 男女组冠军进集训队

< >

讯(文/徐思佳)12月28日,2018-2019赛季全国锦标赛在北京首钢园冬训中心馆落下帷幕。由王芮、梅杰、姚茗悦和麻敬宜组成的梅杰队获得女子组冠军;马秀玥、凌智、程阔和王靖元组成的马秀玥队获得男子组冠军。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全国锦标赛的参赛总人数激增,比起上个赛季的全国锦标赛翻了近一倍,年龄最小的选手仅有16岁,年龄最的已有42岁,还有两支跨界跨项队伍和九支学生队伍参赛。这样的变化也体现出了进入“北京冬奥周期”之后,冰雪项目的发展。

冬奥效应初显?全锦赛参赛人数翻倍 年龄跨度26岁

参赛规模史上最 年龄跨度26岁+9支学生队伍参赛

去年,2017-2018赛季全国锦标赛一共吸引了男女共30支队伍和120名选手参赛,阵容空前。今年,这个数字持续扩,再次创下了历史新高,共有25支男队、18支女队共200余人。从年龄结构上看,跨度高达26岁,多名年仅16岁的小将参赛,而年纪最的选手已经42岁。

除了哈尔滨队、吉林队等传统强队之外,还有9支学生队伍参赛。上海对外经贸学队,是第一支由非体育院校组成的学生队,这支诞生于2014年的学生军,开创了界建队的新模式,队伍全由在校学生组成。本届比赛,上海对外经贸学队共派出了男女各2支队伍参赛,由原队队员徐晓明担任主教练。

按照体育总备战办的要求,今年5月9日,北京体育学向全社会海选各冰雪项目运动员,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经过了半年的集训,共有男女各2支队伍参加了本次全国锦标赛。此外,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也派出了队伍参赛。

过去,项目的基础薄弱、发展地区受限、后备人才培养不力,随着北京冬奥周期的来临,各社会力量都在通过跨界跨项等多种方式提高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恶补冬季项目短板。

冬奥效应初显?全锦赛参赛人数翻倍 年龄跨度26岁

41岁地掷球世界冠军转项6个月 首次参赛进步惊人

经过一周的角逐,由王芮、梅杰、姚茗悦和麻敬宜组成的梅杰队获得女子组冠军,姜懿伦队和杨莹队分获二三名,由马秀玥、凌智、程阔和王靖元组成的马秀玥队获得男子组冠军,邹强队和臧嘉亮队分获二三名。

根据赛前壶协公布的赛事选拔规则,女子前三名比赛队伍将获得入选集训队资格。男子组获得比赛前两名队伍中的8名主力运动员以及从其他队伍中选拔的4名运动员(以优秀年轻有潜力的运动员为主)将组成2018-2019赛季新一期男子集训队。

除了这三支有机会入选到新一期集训队的队伍之外,还有一支刚刚接受训练不足半年的“冠军”队伍成为了家关注的焦点。

冬奥效应初显?全锦赛参赛人数翻倍 年龄跨度26岁

今年八月,41岁的掷球世界冠军范杉率领一批优秀的地掷球冠军选手转战。他们之中不仅有全国冠军、亚洲青年冠军还有世界冠军。

打了22年地掷球的范杉,可谓是国内地掷球界的“咖”,不仅是地掷球世界冠军,也执教队女队,培养出多名世界冠军。范杉向介绍,目前跨界跨项队共有男选手8人,女选手6人,年纪最小的仅有16岁,年纪最的已经42岁。

范杉说:“地掷球虽然在国内只是一个小众项目,但已经有32年的发展历史。的地掷球在世界上的水平也处于前列。目前,几乎是所有水平、成绩最好的队员都参与了跨项的计划。”

此次全锦赛是跨项组接受训练后的首次正式比赛,最终,跨项组范杉队以2胜2负位列小组第三无缘晋级,但在整体的25支男队中他们位列第14,进步速度堪称惊人。范杉表示,“我们有一场比赛是加获胜的,虽然我们接触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们多是比较有经验的运动员,阅读比赛和处理心理压力的能力要更胜一筹,这可能是我们的优势。”

标签:冬奥 效应 初显 全锦 参赛 人数 翻倍 年龄 跨度 26岁 冬奥效应 冬奥初显 冬奥 冬奥全锦 效应初显 效应 效应全锦 效应参赛 初显

相关消息

李妮娜:龄剩女静候男友 跨界发展客串记者

李妮娜(微博) 资料图  “李姥姥”归队  去年5月,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在沈阳体育学院进行体能训练,在采访主教练纪冬时,从他的口中得知,李妮娜归队了。之后总想找机会采访她,可是都被低调的娜娜婉言谢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