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乒协联合主办的“地表最强12人”国乒直通赛引起国际乒联关注。 国乒联手打造“地表最强12人赛” 马龙张继科领衔 < > 2月15日北京(文/杨昕雨 薇)北京时间2月15日,ITTF国际乒联官网撰文
刘国梁鼓励林高远
上个周末,2018年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在韩国仁川决出了全冠军。队在报名参赛的三个项目中,仅女单摘金。男单决赛里,林高远脆败日本15岁小将张本智和。让不少人惊呼,国乒这次是真的遇到对手了。
事实上,经历了过去一年的挣扎和起伏,刘国梁回归后的乒乓球队依然在调整适配当中。总决赛里,不少新的教练员运动员搭档现身,就引起了外界的好奇和猜测。
对手来袭,内重组,那个“不懂球的胖子”在复杂面下,有哪些妙计可以重整国球?18日,记者专访了乒乓球协会刘国梁。来听听他本人是怎么说的吧。
2018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决赛,张本智和4比1胜林高远夺冠
刘国梁谈张本智和:强者会被他的比赛方式激发
刚从仁川归来,过去的刘指导、现在刘接受了专访。尽管,这次他亲自压阵的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队的发挥并不那么出色。
但我们在刘国梁的语气当中,却察觉不到焦虑。歪着脖子,从容笑着的他,上来就敞亮地谈起了从队囊中取走男单金牌的张本智和。
刘国梁:“这么小的年纪,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的冲击力确实是世界乒坛的一股清流。而且他现在才15岁,未来的威胁会越来越。抛开华裔日本籍,单从他打球,从一个教练员的角度,还是很招人喜欢的。这样的运动员是不可多得。”
2018年,张本智接连战胜了马龙、樊振东、林高远、张继科这国乒高手,成为了日本队冲击东京奥运会的王牌。但无论是在还是在日本国内,他“”的比赛方式,都引来了不少争议。
在这个问题上刘国梁选择了体谅张本。他霸气表示,如果你是强者,便应该被这样的对手激发。
刘国梁:“可能从有些观众的角度,他会觉得哎呀这样是不是不太友好。但我觉得这无可厚非,他的打法风格和人的性格是紧密结合的。只有这样的运动员他才能打到高水平。”
“而且他在场上的叫声并不是针对他的对手。或者说不是针对运动员,和别的运动员他也是这样。他的某种意义上说是在调动灵感。”
“假设我是运动员,我很喜欢和这样的球员比赛。因为他能激发你的斗志,如果你也是强者的话。如果你是弱者的话,反而容易被他喊乱。”
张本智和与林高远在比赛中
运动员、教练员“双向互选”,刘国梁:运动员先提出需求
事实上,出征本届世界巡回赛总决赛的国乒虽然已派出强阵,但运动员的状态还远未调到最佳。不少选手和教练都是刚刚“配对成功”。经过几天的比赛,眼尖的媒体已经注意到了,许昕/陈玘、朱雨玲/邱贻可、马琳/刘诗雯这些新搭档。
回想刘国梁上任乒协后,提出的运动员、教练员“双向互选”机制。这样的安排似乎更显深意。
据刘本人透露,这次双向互选实际上是运动员先递出的橄榄枝,他来当“月老”。
刘国梁:“运动员先提出他的需求,他的渴望,哪个教练能够帮到他。我再根据他所选择的教练员进行约谈。他是否有意愿。他是否有能力。他是否能够接受这样一个邀请其实也是挑战。”
“如果达成双方共同的意愿可以让他们双方来接洽,逐步去了解,逐步去磨合。”
既当过顶级运动员,又做过队总教头。刘国梁自然可以和运动员、教练员都产生“共情心理”。谈及“双向互选”新政的初衷,他直接点出了“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原则:
刘国梁:“运动员其实发自内心的觉得教练员是心理的信赖和信任。在关键的时间节点给予他方向的指引。如果单从技术领域,我觉得现役的运动员都是水平的。”
“但是,他们需要的是教练员用经验来破解他们的犹豫和徘徊。而教练员都是用自己经验模子往运动员身上套。有时套到了就觉得正合适。有时套不到,就觉得是运动员不够理想。”
“但我觉得培养一个运动员非常难。他们每一个都是个体,教练员应该根据运动员来改变你的思维模式,怎么把他的潜力挖掘出来。”
2018女乒世界杯决赛日,刘国梁现身观战
从总教练到乒协,刘国梁:最深的感受是“分身”
正式成为“刘”这半个多月里,刘国梁最深的感受就是两字:“分身”。
竞技与管理都要兼顾。在保持专注度的同时,他还不能丧失对各领域广泛的涉猎。这么看,新头衔真的很重,但我们相信那个“不懂球的胖子”,他能Hold住。
刘国梁:“总教练在队伍当中更加直接一点,更残酷一点,他相对比较专一。但是从协会的角度你就不能太单一,反而要‘宽’,它是一个平台。”
“所以要分身,到球队的时候他是很军事化的,但到了协会他更多的是发展、友好更多的是合作,更多的是服务。”
标签:刘国梁 张本 招人 喜欢 他能 激发 强者 斗志 刘国梁张本 刘国梁招人 刘国梁喜欢 刘国梁他能 张本招人 张本喜欢 张本他能 张本激发 招人喜欢 招人他能 招人激发 招人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