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国梁赛后点评时称队员气势不盛,野心不足,“年轻队员要向张继科、马龙学,他们的位置不是等来的,是夺来的!你不打败张继科、马龙,他们会给你让位置吗?”刘国梁批队员野心不足昨天下午,国乒队“直通杜塞
女乒世乒赛告捷 顺利完成首秀
< >
世乒赛男团首轮。轻松战胜希腊男队后,看着时间还早,总教练刘国梁招呼队员前往热身场,让家再多训练一会儿。我在媒体通道碰到刘指导,结束赛后采访的他正在“找路”。原来,因为场地内相关指路标识不清晰,刘指导和记者们一样,在能够容纳1万的体育馆中“迷路”了。
来到训练场,刘国梁和小伙子们有点“傻眼”。原来,只能容纳80多人训练的场地中已经有150多人在场地内,就算4个人共用一张球台,场边仍排着不少等在那里准备训练的运动员。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心里问自己:这真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么?还是某个乡间棚康乐中心…….
场馆内冷气开得老,训练场在室外闷热的塑料棚里,考虑到队员们的身体、预防感冒,刘国梁决定打道回府,让家回酒店进行身体训练。
这届世乒赛组织的有多混乱,想必家也看了这些天的新闻。赛前发布会,因为简易搭起的新闻发布空调声音太响,发布会不得以改为媒体小范围采访,“”采访各自感兴趣的运动员。
这是人家网球迪拜赛赛前的圆桌采访:
这是我们乒乓球世锦赛:
混乱中,马龙和丁宁身旁的塑料隔板突然倒塌,万幸的是挡板倒塌的方向是另一侧,“真是用生命在布会啊。”马龙的调侃中透着无奈……..
比赛举办地距离吉隆坡市区1小时车程、媒体班车从未准时、现场媒体席不够坐、网络龟速…….自开赛以来,世乒赛就被各界吐槽。
“Terrible(可怕的)”世乒赛首轮比赛前,我和国际乒联新闻官马修抱怨世乒赛开赛前后种种槽点。马修无奈的和我说:“我了解,这里还有很多Terrible…….”
那么问题来了。去年8月国际乒联来到吉隆坡考察时,是否已经全方位考虑到如今面临的问题?当年在对吉隆坡评估时,是否预计到吉隆坡有承办如此多人比赛的能力?而在场馆改造后,国际乒联有没有再次提前进行检测?
每次世乒赛结束时,历任国际乒联都会例数这一年又吸收了哪些协会、我们已经拥有222个会员协会,成为世界上拥有协会数最多的单项体育协会…….
以世乒赛男团比赛为例,所有队伍分为争冠组(24支队伍)、二级组(24支)、三级组(24支)、四级组(18支),女团比赛也是如此分档,参加本届世乒赛男女选手共670人。然而在这之中,只有争冠组的24支球队有机会争夺最后的冠军;其他档球队的比赛类似于“排名赛”,成绩好的球队世界排名提升,有望在下次世乒赛团体赛中跻身争冠组。这样一来,二~四档球队的比赛不仅观赏性弱、吸引不到观众,对于承办国当地组委会来说,也是巨的接待负担。
2014东京世乒赛期间,国际乒联维克特告诉我,他与国际乒联的最终目的都是:让每个喜欢乒乓球的运动员都能参与其中。但国际乒联是否考虑到协会间巨的实力差距以及乒乓球观赏性的问题?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并不能划等号啊…….
就目前来看,只有、日本、德国的地区协会有能力举办世乒赛这样“规模”的比赛。承办2018世乒赛团体赛的瑞典哈尔姆斯塔德组委会已经向国际乒联施压,如果不继续减少参赛队伍,将放弃举办这次比赛。无法在更多的地区举办世界上水准的乒乓球比赛,赛事运营远谈不上精品,又何谈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这项运动?
以上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微辣王(verawangfromqq)
免责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标签:世乒赛 场馆 塑料 棚 谁在 乒乓球 世乒赛场馆 世乒赛塑料 世乒赛棚 世乒赛谁在 场馆塑料 场馆棚 场馆谁在 场馆乒乓球 塑料棚 塑料谁在 塑料乒乓球 棚谁在 棚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