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按微博粉丝数量计算,国乒“网红”张继科的粉丝数量已高达800万。在他29岁生日当天,粉丝们通过报纸、电视、灯箱等渠道在十几座城市投放广告,为自己的偶像庆生。如果按微博粉丝数量计算,国乒“网红”张继科
2006年不莱梅世乒赛成为国乒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之后,曾被教练组寄予希望的马龙(
微博
)却总是败在“心魔”之下:三次在世乒赛半决赛不敌王皓(微博
博客)沦为媒体的“笑柄”,被同年龄段的张继科(微博
)超越光环不再,莫斯科世乒赛决赛被波尔(微博
)翻盘险些成为球队输球的罪臣......就在人们质疑马龙“到底行不行?”时,世乒赛男团决赛上,在张继科意外输球后,马龙用连胜波尔奥恰的表现成为国乒卫冕斯韦思林杯的头号功臣。
没有多少人知道,在这场胜利之前,马龙曾走过一段虐心的自我救赎之路。
2012伦敦奥运会前
在厦门封闭集训
马龙怕黑,平时睡觉他从来不关灯;这次封闭训练和队友住一个房间,他尽量在队友还在开着灯看电视时,尽快入睡。
天生怕黑的人,胆子小。但作为顶尖乒乓球运动员,在场上胆心细是必要条件。
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男团决赛,打头阵的马龙在比分2比0领先的情况下被波尔3比2逆转,马龙说,打到最后一时,自己只记得波尔每赢一分的叫喊声。赛后,刘国梁(
微博
博客)更表示,这场球,马龙纯粹是被对手“吓”输的,“吓”的不知道该怎么打球了。伦敦奥运会是马龙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尽管只参加团体赛,但主管教练秦志戬(
微博
)还是担心他被赛气氛压垮。为给弟子“练胆”,封闭集训期间,主管教练秦志戬想到了一招。厦门乒乓球训练基地背靠马峰山,天气好的日子,队员们的体能训练就是从山脚下的驻地跑到山顶的凉亭。结束一天的训练,看着天已擦黑,秦志戬来到马龙房间。“我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就在山顶凉亭里,你现在去自己拿回来吧。”秦志戬漫不经心地说道。“现在?就让我一个人?”马龙有些意外。“对,你一个人去。”知道马龙最怕黑,秦志戬故意要求马龙只身前往,希望用这个方法帮助爱徒战胜心中的恐惧。
抬头看着黑黢黢的后山,马龙心里犯了嘀咕,“半夜去山上,找到鬼也找不到什么礼物啊。”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踏上了上山之路。
夜晚的马峰山,海风吹过高茂密的树丛随风晃动,没有路灯,马龙几乎看不清上山的路,只能用手机的微弱灯光照着脚下路。走到半山腰,不知道是害怕还是夜晚山上温度低,马龙只觉得后脊梁冷风嗖嗖,脑海里都是恐怖片的画面。而这时山上人家养的狗突然蹦出来狂吠不止,吓得马奔到了山顶。然而到了山顶凉亭,马龙却什么都没有找到,折腾了快1个多小时,马龙空手下了山。不知是不是上山时走过一遭,下山时,马龙觉得没有上山时那么可怕了。
其实秦志戬原本在凉亭里用石头压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最可怕的敌人其实是自己。不过因为那天风,这张纸早就不知道被刮到什么地方。事后,秦志戬也告诉了马龙自己的用意。
经历了这次“考验”,伦敦奥运会,不再“害怕”的马龙帮助男乒站在了领奖台上。
2012利物浦( 官方微博
开车到训练馆加练
乒乓队的男人们爱车。伦敦奥运会后,张继科的玛莎拉蒂跑车更成为训练院里“拉风”的一景。
马龙很少开车来训练,只有在联赛期间,为了灵活掌握训练时间,他才开车来场馆。马龙的座驾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后用赞助商的折扣价购入的,中等价位。尽管座驾并不“拉风”,但每次开车来队里,他都将车停在远离训练馆正门的小巷子里。
“顾虑太多,总在意别人的看法,这种性格也是他为何总在场上显得不够专注的原因。”这是备战伦敦奥运会时,总教练刘国梁对马龙的点评。的确,无论球场上还是生活里,马龙都特别在乎外界的评价,用白话说,就是“活得太累”。
此时的马龙已经是奥运冠军,当然冠军前加了“团体”二字。成名多年,马龙却没能收获一个有分量的单打世界冠军头衔,与此同时,同年龄段的张继科却只用了445天就成就了。这次世界杯单打赛,马龙和许昕(
微博
)携手出战,媒体更认为这是马龙证明自己最好的机会。正是带着这份外界“看好”的压力,马龙来到利物浦。
小组赛倒数第二轮,马龙对阵台北名将 庄智渊。这场球马龙比从前任何一场比赛都打得小心翼翼,赛前他又惯性的失眠了。睡不着辗转反侧时,他心里甚至算好了组内其他选手的积分,自己赢几就能小组出线的可能。
就在这份“小心翼翼”下,比赛当天,马龙的出手明显保守了,最终不敌对手。而按照出线规则,如果在小组赛最后一场,同组积分相同的庄智渊和克里桑打“默契球”,俩人就能“做掉”马龙携手出线。
输掉与庄智渊的比赛后,走下赛场的马龙狠狠的将球拍扔在了地板上。“那时候别说撅拍子了,撅人的心都有。”事后马龙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马龙说,当时生气多半是怪自己,怪自己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被外界的杂念扰乱了。
那天下午回到酒店,感觉比赛已经“结束”的马龙进了房间就蒙头睡;晚上8点,秦志戬连续打电话进来,象征性地嘱咐马龙第二天比赛。可马龙一句都没听进去,挂下电话继续睡觉。幸运的是,庄志渊和克里桑并没有打默契球,马龙以小组第二顺利出线。
“死过”一回的马龙这时真正开始反思:为何自己总让外界影响,心魔作祟?
随后的淘汰赛,他就像那天“死过一回”一样,赛前只看当场对手的比赛录像后,马龙就睡觉,就连队友许昕的比赛,他都没关注。心无旁骛的他最终夺冠,而这也是他第一个世界比赛单打冠军头衔。
2013巴黎世乒赛前
在成都封闭集训
马龙是典型的天秤座男生,对事太过于追求完美。虽然嘴上总说在比赛里尽力了就好,其实他从没真正这么想过,老纠结一些没做好的细节,而结果反而打折扣。
“他不知道想啥呢,又好几天不理人了。”结束训练,看到记者来探班,和马龙住在同一屋的张继科和记者嘀咕道。每次赛前,马龙都会陷入这种封闭自己高度紧张的气氛中,这也总让身边人无所适从。
此时,不远处的球台上,光着膀子的马龙正在和教练秦志戬加练多球。这个训练环节,教练员就如同发球机器一样,连续不断的发出落点不同的球,要求队员回球只能打到同一区域。
这种练是日常训练中的家常便饭。在教练的快速发球中,马龙回球的成功率仍在90%以上。尽管如此,只要有一个球没打上球案,马龙就会立刻皱眉,露出痛苦的表情连连摇头。
马龙加练,好友吴颢只得等在一旁。“都练成这样了,他还不满意。”知道加练结束“遥遥无期”,吴颢摇摇头,干脆将球包扔在地板上,盘腿坐着等马龙。整个封闭集训,因为马龙时常加练,俩人从没按点吃饭。
“他总是反复纠结于一些小细节走不出来,说明他并不自信,所以心里没底。”巴黎世乒赛后,秦志戬这样对记者说道。
带着纠结和不自信,来到巴黎的马龙再次在半决赛中不敌王皓,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三次在世乒赛半决赛不敌对手,而这时的王皓早已不在巅峰。比赛中,马龙几乎接不过王皓的前三板,赛后就连王皓都说,这绝对不是马龙的真正实力。
这场溃败让马龙的自信心跌入低谷。从世乒赛回来,只要不训练,马龙走到哪儿都戴着棒球帽。见到刘国梁和王皓,他总会下意识的压低帽檐,低头快步走过。
这样的状态,秦志戬全都看在眼里。每天结束训练,他都拉上马龙聊会儿。不过多数时候,他都没和马龙聊球,只是说说家里的琐事。小到房子的物业维修,孩子的上学问题,到国际势,丝毫和乒乓球无关。他希望马龙明白,人生中不止打球一件事,希望用这个方法,让爱钻牛角尖的马龙走出来。
“尽力了,就能原谅自己。”经历了最低谷的马龙决定放手一博,真正放下包袱重新出发。
2013沈阳全运会
两块金牌的死任务
重新出发的马龙终于明白:只有胜利才能帮自己找回自信。9月的全运会是马龙证明自己的好时机。
总教练刘国梁曾说,除了奥运会,竞争最激烈的就是全运会。过关斩将的马龙在决赛中面对八一队小将樊振东。
鲜为人知的是,这场决赛前,马龙身上背负着巨的压力。原来由于此前两年全国锦标赛北京男队都拿到团体冠军,全运会前,北京队总教练张雷(
微博
)和体育签了拿下两块金牌的死任务。然而全运会中,北京男队和女队相继爆冷无缘决赛,只由马龙和丁宁(微博
)联手拿下一块混双金牌,摆在马龙眼前的,是必须要拿下男单冠军。正是顶着这样的压力,马龙在一度落后的情况下逆转樊振东,拿下这块分量十足的金牌。
“我能体会到,人到一定的境界和感觉时,球不一定得特别系统才能赢比赛。经历过赛成功以后,球的灵感和好的感觉在,出手就有。就像教练说过,拿了冠军就跟吃了兴奋剂一样。”全运会后马龙这样说,这时他真正做到了“心手合一”。
2014东京世乒赛前
又在厦门封闭集训
封闭集训前,马龙更是被队员推举为新队长。
这一次的他不再“纠结”于训练中的几个失误球;每天训练结束后,从乌克兰势到如今的股市行情,马龙都一脸轻松的和队友们侃侃而谈,让围坐在身旁的小队员听得入神。
东京世乒赛男团决赛,男乒再次对阵德国队。打头阵出场的马龙3比0横扫波尔,终于报了莫斯科世乒赛输给对手的一箭之仇;更是在张继科输球的情况下再度登场,轻松战胜奧恰洛夫,帮助队最终卫冕成功。
“不下去看看马龙么?”与奧恰洛夫比赛开始前,坐在秦志戬一旁的记者试探性的问道。按照常规,热身后,主管教练都要嘱咐几句。
“不用,我放心。”秦志戬稳坐在看台上。而马龙也用表现终为自己正名。
标签:笑柄 头号 功臣 马龙 救赎 之路 记录 笑柄头号 笑柄功臣 笑柄马龙 笑柄救赎 头号功臣 头号马龙 头号救赎 头号之路 功臣马龙 功臣救赎 功臣之路 功臣记录 马龙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