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球比赛中,犯规是指球员在比赛中违反规则,违背竞技道德或者破坏比赛秩序的行为。排球比赛中的犯规是有明确规定的,以下是排球比赛中常见的犯规规定:
1. 接发球犯规:在接发球时,如果接发球员踏前场线、踏进场地内、伸手过网、双手不在一起等,将会被判定为接发球犯规。
2. 进攻出界犯规:在进攻过程中,发球员将球直接打出边线或顶网出界,或进攻球员踏线攻击,都会被认定为进攻出界犯规。
3. 防守出界犯规:在对方进攻时,防守球员触球后出界或者伸手过网防守都会被判定为防守出界犯规。
4. 触网犯规:在比赛中,球员在扣球或防守过程中触碰网,或者触碰或者倚靠网杆都会被认定为触网犯规。
5. 威胁犯规:当球员在比赛中做出危险动作,如用脚或手臂抢球、恶意干扰对方,或者有伤害对手的动作,都会被认定为威胁犯规。
6. 干扰犯规:比赛中,球员在不具备扣球资格(非扣球员)时干扰对方扣球的动作,或者故意干扰对方发球等行为都会被认定为干扰犯规。
7. 延迟比赛犯规:在比赛中,球员故意拖延时间、拖延比赛进程、故意延长暂停时间等行为都会被认定为延迟比赛犯规。
8. 两名球员同时触球犯规:在比赛中,两名队员同时触球、重复触球或者站位不当触球等行为属于两名球员同时触球犯规。
9. 替补犯规:在比赛中,替补球员未经裁判允许擅自进入场地、干扰比赛,未在指定替换区等行为都属于替补犯规。
10. 过度尖叫犯规:在比赛过程中,球员发出过度尖叫、嘘声、干扰对手集中注意力等行为都会被认定为过度尖叫犯规。
排球比赛中的犯规规定是为了维护比赛的秩序、公平性和正常进行,遵守犯规规定是每位球员都应该做到的。对于犯规者,裁判会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判罚,包括吹哨判分、授予对方球权、罚点等处罚措施。因此,球员在比赛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比赛规则,保持良好的竞技风度,做一个遵守规则的体育健儿。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