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田径

“跑得最快的副教授”苏炳添,又发论文了!他的论文写了什么?

“跑得最快的副教授”苏炳添,又发论文了!他的论文写了什么?

苏炳添,1989年8月29日出生于广东中山市,广府人,男子短跑运动员,暨南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暨南学2017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体育学体能训练学院博士研究生。男子60米、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

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在男子百米赛场跑出9秒83的成绩,创造亚洲人在奥运百米比赛的历史。

告别全运会征程之后,苏炳添回归家庭享受了一个短暂假期,随后又开启工作模式。

苏炳添和他的学生们。

苏炳添回到了位于广州的暨南学上课教学。在暨南学官方录制的一段有关苏炳添上课的视频中,苏炳添的教学都是在运动场和力量室里。

在户外运动场,苏炳添先是演示跨栏动作,双臂张开平行,随即跨栏,看起来像是热身动作,但苏炳添做得非常认真,后续还有钻栏的动作,然后让学生一一做出来,苏炳添在一旁监督纠正。

遇到有学生提问,苏炳添便手把手教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室内的力量房里,苏炳添教同学们练了上臂和腰力量。

苏炳添和学生们合影。

除了教学,苏炳添近日在《科学:信息科学》上发表了论文《科学训练辅助:柔性可穿戴传感器运动检测应用》

该文从运动员训练中对各种体征信号采集的需求出发,分析了近几年来柔性电子、光电可穿戴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讲述了不同种类的运动信号检测方法,为我国运动员与体育工作者提供最新、最前沿的可穿戴传感器技术总结,为制定更为精准、可量化的科学训练方法与理论提供知识与技术支持。

现代竞技体育训练追求运动成绩不断提高,高水平运动员越来越依赖科学定制的个性化训练规划。随着柔性电子、多功能器件集成、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进步,运动传感器逐渐向智能化、多元化、微型化、柔性可穿戴化发展,可以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产生的信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采集,通过构建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数据库,运用数据分析,实时监控运动员的各项生理指标,预测运动员训练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规避运动损伤,为运动员以及教练团队提供科学化的训练方案。

图1.基于不同传感、分析原理设计的传感器,针对运动生理信号进行运动监测与科学分析

科学化运动训练监控系统的发展将会成为竞技体育成绩突破的新科技,助力运动员取得新突破,为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与优秀运动员选拔提供更精细、准确的参考与指导,推动我国“体育强国”。

来源:澎湃新闻\生物技术网

文章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先私信后台,万分感谢!

标签:苏炳添 暨南学 亚洲_体育 跨栏

相关消息

横幅抢镜!张国伟假期不休息,月底参赛,外界力挺:冲击领奖台

去年张国伟宣布复出,将自己聘请教练团队进行训练。到了2022年,张国伟宣布自己会在9月底奔赴海外参赛,还表示会跳到40岁。现在31岁的张国伟虽然在网络、电视综艺的节目中出镜频率很高,但一直都没有在跳高上放松对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