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报客户端、中新视频微博9月9日下午,暨南学2022年庆祝教师节暨表彰。会上,暨南学体育学院教授苏炳添向学校基金会捐赠100万元支票,用于推动设立“暨南学983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基金”,支持培养
9月25日,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教授申旭(右)在十四运会跆拳道比赛中担任仲裁。
9月20日,在十四运会女子二十公里竞走团体决赛中,西安体育学院在校生岗拉美多(左二)所在的陕西队夺得金牌。
位于西安体育学院鄠邑校区的十四运会橄榄球场。(12月17日拍摄)
9月21日,西安体育学院的地掷球项目选手们展示他们获得的十四运会奖牌。
位于西安体育学院鄠邑校区的十四运会手球馆。(12月17日拍摄)
在名校林立、高校云集的陕西,作为新最早建立的6所体育高等院校之一的西安体育学院,近年来的存在感并不强。然而,当一场举世瞩目的全运会在陕西精彩上演时,这所体育院校迸发出的力量令人惊叹:
办赛精彩,5座十四运会竞赛场馆、承接6个十四运会项目办赛工作;参赛出彩,在校生、毕业生和教职员工在十四运会的赛场上勇夺7金5银15铜;保赛圆满,学生作为志愿者奔赴多地,教师作为裁判员服务多个赛场,学校的体育科研团队对接多个运动队保障运动员……
“作为专业体育院校,我们将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学功能,助力体育强国,助力健康,为陕西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更贡献!”西安体育学院委黄道峻说。
建5座场馆 填补陕西空白
手球、曲棍球、棒球、垒球、橄榄球5个项目在陕西属于“冷门”体育项目,参与者少,赛事开展少,专业场地更少。其中,手球、曲棍球、橄榄球的专业比赛场地在陕西更是从未有过。为了举办十四运会比赛,这些场地都需要新建。西安体育学院主动接下了十四运会手球馆、曲棍球场、棒球场、垒球场、橄榄球场(以下简称“一馆四场”)这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全运会比赛对场馆的功能性和体育工艺要求很高。在设计之初,我们走访了国内多个手球馆,并听取了手球协会专家的建议,按照可承办国际级手球赛事的标准来规划设计、、选材。场馆在绿色节能、智能化、功能室设置、灯光以及比赛场地用材等多方面都具有先进性,还融入了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视频转播系统、智能化新闻发布系统等多项智能化系统。‘花生’手球馆是名副其实的智慧体育场馆。”12月17日,站在十四运会手球馆前,西安体育学院基建处处长甘泽军介绍说。
“一馆四场”中,外形独特、曲线流畅、恢宏气、古朴典雅、理念超前、功能齐全的手球馆无疑是人气的十四运会场馆。别具一格的“花生”造型让手球馆早早就成了“网红馆”。从空中俯视,“花生”手球馆由一小两个圆环组成。“圆”是手球项目的主比赛场地以及6500座的看台,“小圆”则是热身训练场地及3层附属配套素质训练用房。在两个“圆”的外侧,视野开阔的露天平台仿佛给“花生”包上了一圈银边,格外美丽。
“这是陕西境内第一座专业的手球馆。考虑到在全运会后,我们要保留十四运会‘一馆四场’作为西安体育学院教学、训练场馆,并且场馆要具备承办国内、国际高水平赛事的能力,手球馆在设计之初就定下了高标准,按照甲级综合性体育馆。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甚至是在室内体育馆里使用面积最的艺术体操项目都可以在这里进行。”西安体育学院鄠邑校区管委会朱军说。
办6个项目 竞赛组织给力
场地建好了,比赛谁来办?手球、曲棍球、棒球、垒球、橄榄球,对于这些在电视上都很少被关注的体育项目,多数“老陕”感到很陌生。别说组织比赛,很多人连项目规则都不知道,连比赛都看不懂。不过,这个“很多人”并不包括西安体育学院的师生。
在体育专业人才储备充足的基础上,西安体育学院主动承接了手球、曲棍球、棒球、垒球、橄榄球5个十四运会竞赛项目和十四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地掷球,一共6个项目的量竞赛组织工作。
竞赛组织是全运会筹办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十四运会精彩圆满目标的关键。“我校运动休闲学院的高利军老师是棒球专业的退役运动员。他带领运动训练学院棒球专项的6名在校学生加入十四运会棒球项目竞委会,在十四运会棒球比赛的竞赛组织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十四运会棒球竞委会副、西安体育学院学生工作长介绍说,“在十四运会棒球竞委会,西安体育学院一共上了80多位师生,负责竞赛组织、场馆保障、行政接待等一系列工作。家的辛勤付出确保了十四运会棒球比赛的精彩举办。”
除了派出批师生进驻十四运会各项目竞委会参与筹备、办赛工作,西安体育学院的教职员工和分学生还活跃在多个十四运会赛场,担任主裁、仲裁、辅助裁判等。
“十四运会期间,我们严格落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能够参与十四运、助力十四运,这充分体现了体育总、委、对学校的信任和关心。我们感到无比光荣。对每一位西体人而言,这就是将小我融入我的重机遇,更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重机遇。”西安体育学院校长刘子实表示。
夺7金5银15铜 赛场上表现惊艳
十四运会是国内规模最、水平、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盛会,也是各比拼体育底蕴的舞台。
本届全运会中,西安体育学院的在校生、毕业生及教职员工在各个赛场上顽强拼搏、赛出风采,共为陕西、云南、浙江等体育代表团斩获7块金牌、5块银牌、15块铜牌,充分展现了体育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成果。
其中,在校生殷腊梅、岗拉美多、马丽代表陕西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团体项目金牌,艾合麦提·麦麦提代表陕西夺得拳击男子+91公斤级金牌,教师王杨代表陕西夺得金属地掷球女子单人连续抛击项目金牌,在校生王佳强、耿明浩代表陕西取得了武术套路团体项目冠军,毕业生谷红代表陕西夺得拳击女子69公斤级金牌。足球学院刘承翰等10人代表浙江取得了足球男子U20组金牌。运动训练学院李兴富代表云南取得了田径竞走男子20公里团体金牌。
“殷腊梅和岗拉美多都是竞走学校的在校生,而竞走学校就设在我们竞校。”西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校长张文军说,“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运动员们平日里的刻苦训练,更离不开学校体育科研团队的助力。”
据介绍,为助力运动员科学训练,西安体育学院组织体育科研力量,组建了10余个科研保障团队服务我多支运动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立足学科优势、专业特色,服务陕西体育事业发展,助力体育强国是我们的责任,也有利于促进学校教、科、研、医、训‘五位一体’协调发展。”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刘耀荣教授表示。(记者张江舟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