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否,去年东京奥运会,男女标金牌被亚洲选手包揽。女子是姑娘刘诗颖,而男子是印度小伙儿乔普拉。想必田径迷们不陌生——乔普拉这个选手,几年前就频繁登上世界田联的官网首页。他是1997年12月24日出生,早在2016
10月28日,在宝鸡举行的残特奥会特奥田径项目200米16—21岁年龄组别M—19组的决赛中,陕西一团选手董航天以27秒86的成绩夺得金牌。图为董航天(左一)在比赛中。 记者 张晋瑞摄
10月23日,山西特奥运动员强旭东(前排左二)参加特奥青少年融合交流活动。 记者 张江舟摄
10月22日至28日,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在陕西盛举办。宝鸡作为特奥会主会场城市,承办了包括足球、羽毛球、篮球、滚球、举重、轮滑、游泳、田径、乒乓球9个项目的所有比赛,以及特奥家长交流活动、特奥青少年融合交流活动、特奥运动员健康计划等特奥非体育项目活动。其中,提前开赛的特奥足球项目已于今年5月在宝鸡圆满收官。
特奥会举办期间,11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特奥运动员在赛场上不断挑战极限、超越自我,为生命喝彩、向梦想致敬;1100余名赛会志愿者,赛事组织、疫情防控、安全保卫、行政接待等数千名残特奥会保障人员用心用情、无私奉献;通过各个媒体平台关注残特奥会的全国观众用各种方式,为特奥运动员喝彩助威、送上祝福……
在温情与感动中,在鼓舞人心与催人奋进中,这场由智力残障人士唱主角的特殊体育盛会圆满画上了句号。
赛场上,那些瞬间令人动容
“我以前也总是输,但我没有放弃,后来慢慢就开始赢了。你也会越来越优秀的!”10月27日,在宝鸡体育馆残特奥会特奥乒乓球项目男子双打决赛的颁奖现场,获得30岁以上组冠军的队队员刘道培把刚刚领到手的金牌挂在了获得第3名的陕西队杨乐的脖子上,然后紧紧抱住杨乐动情地说:“我们都是特奥运动员,不论是在比赛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努力、都要加油!”
场上针锋相对,场下亲如兄弟。今年39岁的刘道培是国内特奥乒乓球项目的领军人物之一,曾多次代表参加世界赛。杨乐与刘道培曾有过多次交锋,也在比赛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杨乐说:“刘道培就像我的哥哥,每次见面都会给我很多鼓励。他很优秀,我要向他学。”
10月26日,在残特奥会特奥游泳项目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现场,同样发生了令人动容的一幕。
当所有运动员均已成功到达终点时,位于第6泳道的贵州队选手聂森涛在距离终点还有约30米的位置体力消耗殆尽,挣扎的双臂激起片水花。发现这一情况,场边的救生员方圆纵身跃入水中准备实施救援。令人意外的是,聂森涛没有就此退出比赛,而是扶着泳道线的浮标喘了口气后,选择继续向终点发起冲击。就这样,在救生员的陪同下,聂森涛游一段,歇一下,当他游到终点时,现场掌声雷动。那一刻,聂森涛笑得格外灿烂。
“这位选手不放弃、要拼搏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在我看来,他战胜了自己,他也是冠军!”救生员方圆说。
在特奥会的赛场上,感动无处不在。这些智力残疾人运动员坚强、努力、拼搏的样子,不屈服、不放弃、向命运抗争的样子,深深烙印在所有人的心中。
赛场边,那些付出温暖人心
为了全方位服务特奥运动员,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宝鸡执委会按特奥运动员参赛人数“一比一”配备了志愿者。在特奥会的每一个比赛现场,这些年轻的学生志愿者们忙碌穿梭的身影,时刻传递着奉献、友爱与互助的精神。
和一般的赛会志愿者不同,特奥会的志愿者需要学特殊的礼仪规范和护理知识,以便更好地和特奥运动员们交流。志愿者顾雪琳是宝鸡文理学院的一名三学生。她所在的田径项目竞赛组因为要直接服务上百名特奥运动员及教练团队,工作节奏快、强度是她每天的常态。
顾雪琳说:“志愿者是一份需要有奉献精神的工作。我身边有一位特殊人士朋友,所以我对这个群体一直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进入学后,我和身边的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公益志愿活动。宝鸡市的一些特殊教育机构、障碍儿童中心都是我们常去的地方。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逐渐融入特殊群体,这给我们在本届特奥会赛场上的从容应对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特奥运动员入住的房间里,易碎的玻璃杯被换成纸杯;窗户上安装了安全扣;烧水壶集中管理;室内尖锐处进行了软包处理;除了淋浴间里的防滑垫,每个房间还专门配备了防滑拖鞋……量服务于特奥运动员的暖心设计,受到来自全国的特奥运动员和运动员家长欢迎。
“特奥运动员的特殊性,对我们的接待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保障所有入住人员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参赛顺利、心情愉悦,这是我们东道主必须做好的事。”残特奥会宝鸡执委会副秘书长、宝鸡市残联理事长高清苗表示。
赛场外,那些关爱发自肺腑
在本次残特奥会期间,特奥家长交流活动、特奥青少年融合交流活动、特奥运动员健康计划等特奥非体育项目活动的顺利举办,同样为特奥会的精彩圆满增添了一抹亮色。
10月23日至27日,来自康复研究中心、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同仁医院等医疗研究机构的10余位医师,以及批陕西本地医务工作者,在特奥运动员健康计划活动现场,为参加本届残特奥会的11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特奥运动员,提供专业医疗检查、健康咨询。
在活动现场,没有医生的白褂,没有医院里药水、消毒水的气味,也没有抽血、打针、吃药这些会吓到孩子的环节。每个检测项目都被精心设计为游戏吸引孩子参与,每位医生、志愿者都微笑着耐心地陪孩子说话、玩耍,每个检测区域都被布置成了友好、亲切、有趣的“游乐场”……
这些贴心的安排、设计不仅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也让家长们频频“点赞”。“我儿子最抵触去医院,最怕打针吃药见医生。今天的体检,是他最开心的一次体检。我希望这样的体检以后可以更多一些。”来自河南郑州的特奥运动员家长娄利娟说。
10月24日,在特奥青少年融合交流活动现场,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姚保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走出家门、勇敢尝试,这对于智力残疾人而言至关重要。特奥运动之所以在全世界范围被力推广,不仅因为其对于提高智力残疾人身体素质、智力水平有显著效果,而且有助于帮助智力残疾人获得理解、认同与尊重,形成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我们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智力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到特奥运动的行列中来。”(记者 张江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