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田径

亚运银立方|亚洲“女飞人”张彩华 曾在亚运会决赛签下“军令状”

亚运银立方|亚洲“女飞人”张彩华 曾在亚运会决赛签下“军令状”

你还记得浙江籍短跑名将张彩华吗?她是曾与同时代传奇巨星格里菲斯·乔伊娜在奥运会同场竞技、女子百米第一个跑进11秒的亚洲女性……

从赛道上风风火火的亚洲“女飞人”,到田径队的“张妈妈”,转眼间,这位曾在体坛光芒四射的明星退休两年多了。如今的她,只要一提起倾注一生的田径事业,依旧神采飞扬。

为田径而生 参赛几乎必获冠军

张彩华出生于1965年,永嘉黄田人。在永嘉中学读初中时,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她,却早早表现出短跑天赋,被启蒙教练朱顺土和陈尧夫挖掘。

14岁那年,张彩华来到绍兴,参加全青少年田径赛。就在这次比赛上,队教练应水根慧眼识珠,将她选拔进入田径队。让她没想到的是,10天的短暂集训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整整一年的漫长试训期。当时,正式队员有衣服和工资发,而张彩华却还得交搭伙费,这让她感到了压力。但她咬牙坚持下来,站稳脚跟,于1979年正式进入队。

1983年全运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她在100米比赛拿到第四名的成绩。不过,随后她全国性比赛名次一直在第六到第八名之间徘徊。

此时,命运似乎又开始眷顾她。队请来美国短跑训练专家丹尼斯·威得比。丹尼斯·威得比一眼相中张彩华,将她带入队,并在她最不自信的时候,频频给她鼓励:“在,甚至亚洲没有人能跟你比,相信我。”同样,当时的女子田径队教练余维立也给了张彩华很的鼓励。

张彩华回忆,到队后,教练整天让她拉韧带、练小跳、拉肩甩手臂,甚至还让她对着镜子练笑容,整个冬训一次跑道都没上。这让善于练力量的张彩华焦虑不已,但很快成绩就出来了。“后来我才知道,练笑容是为了做好面管理,放松跑姿。”

首位奥运百米女选手

1986年到1990年间的国内赛,张彩华一骑绝尘。1988年,她以10秒9(手记时)的成绩正式加冕亚洲“女飞人”。正如外教预言的那样,张彩华逐渐成为全国甚至全亚洲的最强者。事后,她才想明白,那段时间外教在柔韧、灵活性等方面补齐了她的短板。

1988年8月,张彩华代表队参加汉城奥运会,成为参加奥运会100米项目的第一位女运动员。预赛中,张彩华与有着“花蝴蝶”之称的百米女飞人格里菲斯·乔伊娜同框。

在次年(印度)亚洲田径锦标赛上,张彩华击败印度短跑名将乌莎,获得女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3项冠军。能在乌莎的家门口拿3块金牌,当时媒体纷纷以“虎口拔牙”形容张彩华。也正是这场比赛,张彩华正式封号亚洲“女飞人”。

打着封闭绑着绷带 再战家门口亚运会

张彩华最难忘的时刻之一,就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田径女子4×100米项目决赛。开赛前不到一个月,一次训练中,张彩华腿后群肌拉伤。为了保证女子4×100米项目的集体荣誉,张彩华不得不放弃原本志在必得的女子100米单项比赛。

张彩华至今保存着4人夺冠后牵着国旗向观众致意的照片,打着封闭上场的她,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哪怕是腿断掉也要拿到金牌。”第一个冲过终点的一刹那,张彩华完全释放了,她将国旗披在身上,泪水散在跑道上。

夺冠后的张彩华第一时间想找应水根教练庆祝,却发现教练紧张到不敢待在现场。“压力太了。”张彩华说,接力决赛前,她签下“军令状”,拿到亚运金牌,她的运动生涯才算圆满。

退役和退休 她都随心而动

1990年北京亚运会之后,张彩华选择退役、结婚、生子。随后她一直低调地在杭州体育馆、黄龙体育中心从事基层工作。

2014年,田径队遇到低谷期。当时,上级领导找到她,希望能由她出任领队一职。最开始,张彩华回绝了,“精力跟不上了。”但是在田径事业的热情感召下,她最终接下了这门差事。

作为领队,运动员出身的她更能换位思考,关心关爱队员,是家口中的“张妈妈”。她在浙江田径队6年时间,浙江田径再次迎来高峰,出现了谢震业、陆敏佳、龚璐颖、李玲、徐惠琴、冯志强、郑小倩等一批优秀运动员。每年一到母亲节、感恩节和教师节,张彩华的手机从早就开始收到各种问候短信,特别幸福。

张彩华与启蒙老师朱顺土和陈尧夫。

干练的短发,气场十足,笑容爽朗,充满自信,这是张彩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张彩华的退休生活很让人羡慕,平日里坚持练瑜伽,保持着不错的状态。她还练了一手好字,经常去楼下书房品茗阅读,或约三五好友出游享受自然的馈赠。张彩华说,人生并不是短跑,她已经开始享受新的旅程。

​张彩华与应水根教练夫妇。

内容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标签:张彩华 亚洲_体育 亚运会 短跑 田径 丹尼斯·威得

相关消息

钻石联赛总决赛六项目最终冠军产生 美国男女铅球强势肯尼亚5000米独霸

北京时间9月8日凌晨,世界田联钻石联赛苏黎世站的比赛结束了首日较量。六个项目决出最终的总冠军选手。男子铅球,美国选手乔-科瓦茨投掷出23米23个人最好成绩,同时也是今年世界头号成绩。该成绩打破钻石联赛纪录和苏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