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田径

世锦赛拿到两铜 年轻选手收获经验 竞走为奥运蓄力

日前,2022年俄勒冈田径世锦赛落下帷幕。在竞走项目最后一个小项——男子35公里的角逐中,选手贺相红幅度提高个人最好成绩,以2小时24分45秒获得第五名。

本届世锦赛竞走项目共分男女20公里、35公里四个小项。切阳什姐取得20公里和35公里两枚铜牌,证明了竞走女队的实力。在男子20公里项目上,参赛的3名选手中,王凯华和崔利宏分列第13和第14,张俊排在第24,显示出一定的差距。

传统强项遭遇挑战

竞走是田径的传统优势项目,多次在国际赛中争金夺银。今年5月,随着世界田联认证切阳什姐递补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竞走冠军,队也得以包揽伦敦和里约两届奥运会20公里竞走男女项目的金牌。

然而,近几年来的赛中,竞走项目的竞争日趋激烈。以意利、波兰为代表的欧洲选手实力增,近邻日本也在奋起直追。去年的东京奥运会上,队在竞走男子项目上无缘奖牌;志在必得的女子20公里项目上,最终只由老将刘虹获得铜牌。意利选手则包揽了男女20公里项目的金牌,日本选手取得了男子20公里的亚军和季军。

本届世锦赛前,队已经实现了女子20公里竞走项目世锦赛五连冠的佳绩,志在冲击该项目的世锦赛六连冠。但在最终较量中,此前籍籍无名的秘鲁选手加西亚·莱昂异军突起夺得冠军,银牌被波兰选手兹杰布沃摘得,进一步证明该项目竞争之激烈。

新老交替表现不稳

东京奥运会后,竞走项目正在经历人员的新老交替。本届世锦赛,队在女子20公里项目上满额参赛,以新老搭配的阵容出战。老将刘虹和切阳什姐经验丰富,新秀马振霞和吴全明则是首次参加世锦赛。最终,除了切阳什姐的铜牌,刘虹排名第五,马振霞和吴全明分列第10和第13位。

虽然距离取得奖牌尚有差距,但马振霞和吴全明这两名年轻队员得到了锻炼。马振霞在赛后坦言,第10名的成绩不算理想,“值得总结的地方有很多,但收获了很多经验。还需要从前辈身上学到更多东西,今后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竞走要想重返奥运巅峰,无疑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作为巴黎奥运备战周期的首次练兵,本届世锦赛是竞走军团的新起点。虽然两铜的成绩无法说满意,但通过本届世锦赛收获了哪些经验和教训,如何备战两年后的巴黎奥运会,对队来说更为重要。

提前应对设项调整

本届世锦赛前,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竞走设项进行了。为了促进男女平等以及增强赛事的观赏性,2024年巴黎奥运会将增加男女混合团体项目,取代此前的男子50公里竞走项目。

对此,首都体育学院教授李健认为,对于竞走项目来说,设项调整固然是一种挑战,但未尝不是机遇。“从以前的成绩看,我们在男子50公里这一单项上并没有突出优势。竞走的整体实力不弱,混合团体项目更考验一支队伍在男女项目上的综合实力,一撤一增对队或许是利好。”

对于混合团体这个新项目,刘虹认为比较适合自己这种老运动员:“混合团体这个项目对男女运动员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老运动员的训练年限长,赛经验丰富,或许是优势。如果可以,我希望继续和队友们合作,展现竞走的整体实力。”

田径协会竞走长杨黎锋认为,虽然东京奥运会和本届世锦赛,竞走选手都无缘冠军,但客观而言,竞走的整体竞争力依然处在世界一流水平,“女子和男子项目都具备竞争力,人才形成了一定的梯度。”

在今年3月初举行的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中,以新人为主的队包揽了奖牌榜和积分榜首位。队不仅包揽了男女青年组10公里和女子20公里三个项目的个人和团体冠军,在男子35公里和男子20公里项目中,也分获团体亚、季军,最终以6金4银3铜的成绩收官。由此可见,竞走项目的整体实力依然不可小觑。

对此,田径协会副田晓君表示:“竞走作为田径的优势项目,争金的目标不变。我们将认真总结本届世锦赛的经验,下一步争取按奥运会的标准来考核、检验训练,同时做好新设项目的人才选拔以及备战工作。”

来源:工人日报

标签:竞走 世锦赛 东京奥运会 切阳什姐

相关消息

苏炳添向母校捐赠100万元!

来源:日报客户端、中新视频微博9月9日下午,暨南学2022年庆祝教师节暨表彰。会上,暨南学体育学院教授苏炳添向学校基金会捐赠100万元支票,用于推动设立“暨南学983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基金”,支持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