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田径

纪实: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打破亚洲百米赛纪录,创造黄种人神话

纪实: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打破亚洲百米赛纪录,创造黄种人神话

短跑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最为古老的竞赛项目之一,早在公元前776年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就出现了短跑比赛。

博尔特、约翰逊、刘易斯、加特林和欧文斯等,都是家喻户晓的短跑明星,他们被称为世界上最快的人类。不过,这些短跑明星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属于黑人。黑人运动员在短跑比赛中的成绩一直要优于其他肤色的人种。

黄种人跑不过黑种人的刻板印象却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中,被一道红色闪电以9秒98的新纪录彻底改变。而这一道红色闪电就是我们的著名田径运动员,“亚洲飞人”苏炳添。

惊人的短跑天赋

1989年,苏炳添出生在广东中山市的一户农民家庭。因为他出生时正是炎热的夏季,家中又新添了一位男孩,于是父母为他取名为苏炳添。

苏炳添的家庭有着运动员的基因,家里的几个表兄弟中,有五个都当了运动员。苏炳添的天赋是在田径上,他个子矮,但肌肉却十分结实,从小就充满活力,有用不完的力气。玩耍时总是上蹿下跳不嫌累,表现出了其他孩子的体力。

左一苏炳添

苏炳添的身体很结实,基本没生过什么病,从小就没让父母发过愁。但当苏炳添到了上学的年纪后,父母就一筹莫展了。苏炳添在学校还是惯像以前玩耍一样,到处乱跑,让老师们都感觉到很费劲。

老师们在家长会中告诉苏炳添的父母:“孩子太好动了,管起来实在费力气。”苏炳添的父母很担心孩子的学成绩,经常在家中教育孩子,希望他能好好读书。可苏炳添的天赋不在读书上,而是在运动中。

每当坐在教室上文化课时,苏炳添就如坐针毡,怎么也没法静下心来听讲,下课铃声一响就会跑出去和同学们玩耍打闹。每当到了活动课,苏炳添总是表现最突出的那一个,优秀的体力总是吸引老师的注意。

长成才后的苏炳添回想起儿时读书的时候,总是对班罚跑步一事记忆犹新。那是2003年的一节课堂上,当时的他像平日里一样,下课时玩耍打闹,上课时睡觉休息。只是这次,他被巡视的班看到了。

班见到苏炳添在课堂上睡觉非常生气,一定要让苏炳添叫家长到学校。苏炳添胆子,什么都不害怕,唯独害怕家长知道。于是告诉班,只要不让自己叫家长,别的什么处罚都可以。班想了想,让他到操场上跑十圈。

苏炳添当时的学校坐落在广东的一处偏僻乡镇上,操场的条件简陋,破旧的跑道上布满了小石子。再加上跑道的长度也不规范,全长要超过标准的400米跑道。这样算下来,十圈就是接近五公里的长度,一个没长的学生要在沙石路面上跑五公里,是很的一个挑战。

但是苏炳添不但没有害怕,反而兴奋地告诉班:“别说是十圈,只要不叫家长,跑二十圈都行。”紧接着就走到操场上开始跑了。谁也没想到的是,苏炳添的田径生涯,正是开始于这一次被班罚跑操场的经历。

在伯乐的指导下开启体育生涯

苏炳添的第一个伯乐,是他学校里的体育老师杨永强。苏炳添在操场上被罚跑步的时候,体育老师杨永强刚好在带其他班级上体育课。两人就在这样的偶然情况下相遇了。

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天,苏炳添已经跑完半程了,这时他已经口干舌燥,汗淋漓了。一般情况下,接下里的半程是要靠毅力用比较慢的速度坚持跑完的。可苏炳添的思路却截然不同,与其慢跑忍受炎热,不如快点跑完休息。

边想边跑,苏炳添的脚步越来越快了,最后竟然以冲刺般的速度跑完了剩下的半程。这让一旁观看的杨永强老师惊呆了,结束后便找到苏炳添,询问他是否愿意加入学校田径队,跟着学体育。

一开始苏炳添嫌累,并没有同意加入田径队。苏炳添笑着告诉杨永强老师:“不了,我还得回去上课呢。”见到苏炳添的兴趣并不高,杨永强老师接着就说:“你很有天赋,步子迈得开,身体跟得上。”可苏炳添还是不想加入,说道:“天天都得训练,太累了,我肯定坚持不下去。”

杨永强老师是个爱才的人,不想错过眼前这个潜力巨的小伙,继续鼓励道:“小伙子,只要你跟着老师好好练,保证你将来能出息。”当时的苏炳添正是贪玩的年纪,没想过出人头地,回复道:“老师,我只是想能早点回家,早点玩耍。”

好在杨永强老师是个头脑灵活的人,顺势就提出:“只要你跟着我练体育,以后你每天下午就不用天天坐在教室了,晚上也不用上自,早早让你回家。放心,我亲自去跟你们班讲。”一听从此可以摆脱教室和文化课,苏炳添立即就答应了,开始跟随杨永强老师练体育。

多年后的苏炳添再次回忆起自己体育生涯的起点时,总是会说起当时为了逃避学而跟随杨老师学体育的经历。

正式开始学体育的苏炳添在杨永强老师的指导下进步很快,初步掌握了正确地发挥自己潜力的体育技术。当苏炳添才气初显的时候,他的短跑能力就已经远超同龄人了。后来的苏炳添经常是和许多年龄更的、训练时间更长的孩子在一起比赛交流。

苏炳添有一个比自己九岁的表哥,是镇子上公认的百米短跑最快的人。苏炳添刚好也非常喜欢短跑项目,平时经常锻炼短跑速度。成为了学校短跑冠军后的苏炳添把眼光放在了表哥身上,想和表哥一较高下。

苏炳添趁着周末专门找到表哥,问道:“表哥,你跑米,需要多长时间?”表哥笑了笑,回答道:“好久没练了,估计十一秒左右吧。”为了让表哥同意和自己比赛,苏炳添故意用激将法:“表哥啊,你跑米得用十一秒,是不是有点慢了啊。”表哥果然被激将法刺激到了,与苏炳添相约到操场的跑道上比试一下。

比赛开始后,两人同样拼命地冲向终点。表哥从头到尾都慢了苏炳添一步,最后只能认输。这让表哥意识到,眼前的弟弟拥有天赋和能力,于是推荐苏炳添去参加市里举办的中学生田径比赛。而苏炳添又在这次比赛中,遇到了自己的人生中的第二位伯乐。

苏炳添毫无悬念地拿下了市中学生田径比赛的第一名,比赛的观众席上坐着中山市著名的田径教练宁德宝。宁德宝看到苏炳添的表现后,没有过多地评论他的速度有多快、身体有多棒,而是说他眼神里透露出了冠军的气势,将来必成器。

赛后,宁德宝找到苏炳添,邀请他来体校,苏炳添却犹豫了。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如果去体校,就意味着苏炳添将失去读高中,参加高考的机会,未来全押在了体育事业上。而不去体校,高中繁忙的学任务一定会占用苏炳添的分时间,如果不继续训练,苏炳添的体育天赋就会被浪费掉。

苏炳添虽然更倾向于上体校,但还是犹豫了。苏炳添的父母也考虑了许多,好在苏家前后出了五个运动员,这让苏炳添父母的思想解放了许多。经过和父母的讨论交流后,苏炳添最终跟着宁德宝教练上体校了。

体校的艰苦程度远超苏炳添的想象,一周七天只有周末一天能休息。每天上午是必修的文化课,成绩不合格要重新学。到了下午就是体育训练,晴天就在室外,阴天就搬到室内,无论刮风下雨训练都不会停。

刚来到体校的苏炳添像很多同学一样,因为不适应高强度的学训练而想过放弃。有一次,苏炳添哭着打电话给家里,说自己太苦了,实在受不了想回家了。

电话另一头的母亲听说后也心急如焚,担心孩子会半途而废,但又想不出好办法来。最后,母亲用了最直接的办法,告诉苏炳添:“你再坚持坚持,只要能坚持,我给你100元钱,你拿着买喜欢的东西。”当时的100元钱对于一个15、16岁的学生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足够在学校过半个月的好日子。

家里的支持给了苏炳添很的鼓励,苏炳添扛过了最开始的不适应,逐渐惯了体校的快节奏生活和高强度训练。但是,放假后的苏炳添在家里休息的时间长了之后就开始松懈了,新学期开始后苏炳添惯了家里的舒服生活,怎么也不愿意回学校了。

苏炳添觉得自己已经坚持一个学期了,休息一下没什么。苏炳添的父母也没有意识到松懈的严重性,没有严格约束,纵容了苏炳添在家中赖着不走。可苏炳添的教练,宁德宝得知消息后却急坏了。

新学期已经开始半个月了,宁德宝教练还没有见到苏炳添来学校报到,急得打电话给苏炳添的父母询问情况。几次电话都没把苏炳添劝回来,宁德宝教练直接找到苏炳添的家中,先做苏炳添父母的思想工作,然后又苦口婆心地劝说苏炳添。

在宁德宝教练的努力下,苏炳添被重新拉回了正轨。如果没有宁德宝教练力挽狂澜,一代亚洲飞人可能就真的半途而废了。

重新回到体校的苏炳添被宁德宝教练严格关注,再也不能偷懒了。苏炳添在宁德宝教练的督促下,终于完全适应了体校的训练强度,逐渐拥有了一名体育运动员该有的自律、刻苦和永不放弃的品质。

2007年,苏炳添在体校学成,加入了广东田径队,正式成为一名田径运动员。

终成一代传奇

苏炳添继续保持着在体校养成的好惯,几年如一日地坚持训练。苏炳添不喝酒、不熬夜、不吃猪肉,生活作息规律。并且不贪图玩乐,一心都在体育事业上,这些良好品质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

在接下来的比赛实战中,苏炳添每次都全力以赴。比赛开始前,苏炳添会拿卷尺认真测量助跑器到起跑线的距离,为自己选择最好的起跑方式。比赛后,苏炳添会反复观看回放,查看自己的每一个动作细节,不断改进跑步技术。

因为天赋的加持,再加上刻苦和认真的态度,苏炳添在几年的比赛生涯中不出意外的成长为国内最快的短跑选手,成功进入田径队。

田径队里云集了各个份的田径高手,他们都是天赋出众的运动员。论天赋,苏炳添在广东出类拔萃,但到了田径队,和其他天赋异禀的运动员在一起,苏炳添的先天优势就不显得出众了。

苏炳添的成功在于后天的坚持和进步,媒体称赞苏炳添:“他的跑步技术每两年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让苏炳添在29岁时仍然力压一众年轻选手,这在运动届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很少有运动员能做到这样。

苏炳添的运动生涯也不是坦途,中间也有挫折。2019年后,苏炳添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疾病缠身,肩膀、脚踝和腰的伤病接连袭来。受伤病困扰的苏炳添比赛成绩以惊人的幅度下滑。

回顾苏炳添的巅峰时期,他几乎是全亚洲短跑界的新星。

2008年,苏炳添在一年中取得了三场级赛事的冠军。

2009年,苏炳添累计拿到了十一场比赛的冠军。

2011年,作为新人的苏炳添打破了100米短跑比赛和60米超短跑比赛的全国纪录。

2015年,苏炳添成为全亚洲第一个在十秒内跑完100米短跑比赛的运动员。

2018年,苏炳添的潜力爆发,到达了完全巅峰。跑出了9秒92的新历史记录,一举夺得亚运会的金牌,成为了“亚洲飞人”。

2019年后的苏炳添却再也跑不出如此快的速度,在国内和国际赛事中几次与冠军无缘,好几次甚至连四分之一决赛的没能跑进。许多人猜测苏炳添老了,过了当打之年后,接下来就会考虑退役了。

在东京奥运会开始之前,甚至有网友提出问题:“苏炳添是否会像当年的刘翔一样选择退役?”

面对外界的猜测和质疑,苏炳添选择了保持沉默。这并不是因为苏炳添想要放弃,而是他决心要用一次更高的成绩来重新证明自己。

接下来的时间里,苏炳添安心养病,保持身体休息。同时也会在教练的建议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保持自己的运动能力。身体痊愈后,苏炳添便立马投入恢复训练,慢慢找回了巅峰时期的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赛后,苏炳添这位32岁的老将重新适应了节奏,连续两次跑出9秒98的成绩,震惊了全世界。

其实在伤病侵扰之前,苏炳添就已经跻身世界顶尖短跑运动员的行列了,全世界短跑爱好者讨论世界最快的人物时,总会将苏炳添这个黄种人和一众黑人运动员相提并论。

苏炳添和博尔特

传统观点普遍认为黑人的身体在无氧供能与肌肉爆发方面具有比黄种人更高的潜力,这在短跑运动中就体现了出来。短跑考验的是人体的爆发力和忍耐力,向来是黑人的优势运动,黄种人与黑人进行短跑竞技,通常成绩不太理想。

苏炳添的目标是要打败有着“短跑天神”之称的牙买加短跑运动员博尔特,要证明黄种人也能战胜黑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苏炳添认真计算过:“我的身高只有1.72米,博尔特则有1.95米的身高,我必须在100米中比他多跑起步才能超越他。”

时间来到了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苏炳添代表田径参战。这是时隔许久后,苏炳添重新站在奥林匹克的赛道上。此时的苏炳添已经找回了自己当年的状态,准备好在沉寂中爆发了。

苏炳添的老对手博尔特已经从田径运动和足球运动中退役。而苏炳添则凭借刻苦的训练和坚强的毅力依然矗立在世界顶尖短跑赛事的舞台上。

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田径赛事中,苏炳添先是以10秒05,小组第二的成绩晋级半决赛,接着又以9秒83的新亚洲纪录晋级总决赛,最终以9秒98的成绩拿下了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短跑比赛的第六名。

虽然不是金牌,但32岁的老将苏炳添跑出了新的亚洲百米纪录,刷新了黄种人的最快速度,成功证明了自己。

接下来,苏炳添仍将保持刻苦的训练和拼搏的精神。相信我们的“亚洲飞人”一定能为再度创造神话。

标签:苏炳添 亚洲_体育 百米赛 短跑 奥林匹克运动会 田径

相关消息

刘翔接班人横空出世!13秒12,16岁陈圆将打破110米栏亚洲纪录

​近日,上海特许赛男子110米栏(栏高91.4)年仅16岁的少年小将陈圆将以13秒12的优秀成绩夺得了冠军。他的这一次展现出的优秀成绩不仅使他超越了在一个月之前崭露头角的陈智康,他们同样是的青年小将,同样拥有刘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