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2日,2022赛季美网男单决赛落下帷幕,19岁的西班牙小将阿尔卡拉斯击败挪威选手鲁德,生涯首次获得冠军。他也是首位00后的男单冠军!本赛季是ATP排名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同一赛季由三位出生在不同年代的球员先后
“我们下周约!”“好,下周见!”24日,2021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民网球节·第21届上海城开网球公开赛在鹏迈网球俱乐落下帷幕。对61岁的吴道正来说,每周要约四五次网球,不是在打网球,就是在去打网球的路上。
网球让校友们又聚了起来
今年参加城开公开赛对吴道正来说有些意义不同,正值前段时间东华学校庆70之际,在他的牵头之下,东华学网球校友会正式。这也是他成为东华学网球校友会会长后,首次带队参加比赛。
“1983年,上海出了先锋牌网球拍,7元一把,我们就拿着球拍挥挥,这一甩,学校的帅哥靓女都围在边上看着,把我们打网球的兴趣提起来了……”吴道正回忆自己刚接触网球时的往事,“那时候我们学校还叫华东纺织工学院,第一次搞学校网球比赛时,没有专业场地,我们自己锄草压地、用笔画线、借来排球网,搞起最简易的球场。”
与网球结缘的近40年时间里,吴道正也曾因忙于事业,让家里闲置的网球拍积了灰。直到一次他重回东华学校园,遇到一批打球的校友,把他的网球瘾又吊了起来。“我们网球校友会现在有70多人,第一次办比赛,最远的从天津赶过来。”
说吴道正是“网球痴”似乎并不过分,2个女儿在他的影响下打起了网球,他自己更是用网球填满了自己的退休生活,“每周约球有校友的圈子,还有生意圈的朋友。打打球,吃吃饭,特别开心。我现在每天一觉睡到天亮。”
像吴道正一样,很多网球爱好者在学时代开始打网球,但往往工作后因为没有了以往的球搭子,渐渐远离了网球。目前正在兴起的各高校网球校友会,有望成为聚沙成塔的组织。今年的城开公开赛,首次设立校友和商学院俱乐组。来自上海交通学、华工理工学、华东师范学、东华学、华中科技学、复旦学EMBA、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等高校的12支校友俱乐队成为亮点。
华东师范学校友网球俱乐已经四年。当初是几个球友聊起,想着能不能把打网球的校友召集起来,没想到帖子发出后,得到热烈的反响。武汉、福建、浙江等地的校友纷纷加入,如今俱乐有170多人,每年还有聚会。俱乐校友的年龄跨度很,年纪最的78岁,最小的学刚毕业才20多岁。正因为校友中“人才济济”,此次华师组成了2支参赛队。
之所以各高校的校友俱乐逐渐,不得不提到高校校友网球协会(简称CUATA)。CUATA联合会长赵雨润介绍,CUATA自从2017后,通过在全国举办巡回赛,逐渐扩了影响力。不仅吸引了更多高校校友的加入,也促进了学校对校友的重视,让校友之间、校友与学校之间有了更多的联系。
社会网球进入3.0时代
网球已经成为参与感和凝聚力极强的体育项目。21年前,“上海网球123”在社会、高校、青少年三个层面推动网球运动的普及发展,与“上海网球123”同步的城开网球公开赛,也是国内最早举办的业余网球赛事之一,凝结了七代网球人的情缘,将健康向上的网球文化扎根于这座城市。
上海市网球协会副会长、“上海网球123”策划人李耀笑称,“前20年前,我们在找人组织人;今后20年我们要为这些自发组成的网球团队搭建交流的平台。很欣慰,今年的城开公开赛,又看到很多新面孔。”
在李耀看来,俱乐是网球市场发展的核心基础,没有俱乐的形式,网球爱好者犹如一盘散沙。“目前在上海活跃的网球俱乐至少有100支。俱乐是网球爱好者的家,‘上海网球123’的目标是让这个家更有粘性。社会网球的核心不是输赢,而是成就更好的自己。”
站在新20年的起点,李耀表示需要重新定义三个层面的推广,社会层面是推动的主线,加强网球场馆、俱乐的,以及俱乐之间的交流;高校层面在学生、教师、校长之后,将动员集聚更多的校友加入;青少年层面将走进国际学校,更着重国际化的交流。“社会网球已经进入奔腾的3.0时代,也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作为品牌特色赛事项目,上海市民网球节已连续举办三届。今年,以“Shine on court!(闪耀球场)”为主题的市民网球节以“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为核心理念,通过“赛、学、论、看”四种形式向市民传播网球文化,普及推广网球运动。 今年的市民网球节将在市区俱乐三级联赛的基础上,着重加强社会俱乐间的交流以及场馆联动服务,为广网球爱好者搭建互通互融的沟通平台,不断扩网球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