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世锦赛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即将将上演,国际泳联官网在昨天该项目预赛结束后胆预言:拥有孙杨、科克伦和雅格尔的这场决赛,将很可能成为一场史诗般的决赛。问题是,孙杨两个对手真够强吗?男子800米自由泳孙杨小
徐嘉余开赛日前接受央视采访 图源:个人微博
讯 本赛季游泳世界杯,第二赛段和第三赛段的短池项目达到,徐嘉余、王简嘉禾、莫洛佐夫等名将频繁刷新纪录,狂刷奖金。那么游泳项目中,长池和短池有哪些区别,对运动员有哪些影响,为何短池会频繁破纪录?杭州短池世锦赛开幕之际,这篇文章将为您揭晓答案。
标准池长度不同 短池设项更多更丰富
顾名思义,长池和短池,首先标准长度不同,长池是50米泳道,短池是25米泳道,这是长短池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区别。
奥运会、洲际综合运动会(比如亚运会)都是长池,世锦赛、洲际锦标赛均设置长池和短池,世界杯也有长池和短池。
国内游泳赛中,冠军赛,全国春季、夏季、秋季游泳锦标赛都是清一色的长池,稍早几年,国内也举办过短池锦标赛,但数量甚少,只是昙花一现。
从项目设置来看,短池世锦赛比长池世锦赛设项更多,也更丰富。具体而言,长池的混合泳只有200米和400米,而短池在此基础上增加了100米混合泳。
接力项目,短池相比长池增加了男子、女子以及男女混合4X50米自由泳、混合泳。以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长池)和2018年杭州世锦赛(短池)为例,长池世锦赛41个项目,而短池世锦赛46个。
长短池技术差异 短池更强调出发转身
对于运动员来说,训练长池和短池,所强调的技术,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也各不相同。
长池比赛,如果选手有较强的冲刺和加速能力,往往能够弥补出发和转身的劣势;而短池比赛,转身、到边、水下腿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技术专家曾表示,短池赛场得转身者得天下。
为了备战杭州短池世锦赛,孙杨虽然没有个人单项任务,依旧对出发和转身进行了强化训练。用朱志根的话说,“如果转身技术出色,至少能够节约0.2秒左右的时间,而好的转身对于出发也有促进作用。”
欧美运动员一般身体条件出众,肌肉群充实,具备充沛的力量,因此普遍来说在转身技术占优;亚洲也不乏转身的好手,徐嘉余、王简嘉禾就是其中的代表。
短池赛场更容易破纪录 其中奥秘在哪
其实理解了长短池的技术差异,相信很多网友都有了概了解,对于徐嘉余、王简嘉禾、莫洛佐夫等名将在短池赛场频繁打破纪录的现象也能分析出一二。
短池比赛由于距离短,增加了转身的次数,选手借用蹬池的力量以加速前进,因此其成绩总体会快于长池比赛。以男子100米自由泳为例,长池比赛运动员只需进行一次转身,而短池比赛需要经过3次转身才能完成比赛。
混合泳名将汪顺曾表示,短池的比赛相较于长池,节奏要更快、更强。但由于转身次数多,短池对运动员的技术以及体力分配都有更高的要求。
奥运会没有短池 为何短池世锦赛仍在
既然奥运会、像亚运会这样的洲际综合运动会都没有短池,但为何短池世锦赛、世界杯还照旧进行?难道只是纯粹的弥补赛事空档期吗?
游泳训练中,长池和短池密不可分,他们就像一对兄弟,想要在长池取得好成绩,在短池打好基础非常必要。换句话说,长池选手所需要的基本功在短池上很快可以打造和修炼。
前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副尚修堂曾这样介绍,“让国内运动员开始参加短池比赛,旨在突破传统的训练观念,以短池带动长池的水平发展。”
孙杨的恩师朱志根也曾在采访时表示:“美国运动员的短距离成绩比我们高,其中它的成系统的短池比赛要比我们多得多。要想在长池取得好成绩,就得练好短池。”(秋心)
标签:徐嘉余 王简 嘉禾 频繁 破纪录 长池 短池 差异 究竟 在哪 徐嘉余王简 徐嘉余嘉禾 徐嘉余频繁 徐嘉余破纪录 王简嘉禾 王简频繁 王简破纪录 王简长池 嘉禾频繁 嘉禾破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