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同样经历了巴塞罗那十年轮回,名将吴鹏也拥有如北岛般平和的心境。“第一届世锦赛从这里开始,最后一届又回到这里,好好享受和珍惜。”吴鹏(微博)是游泳标杆性人物。 新华社发时间的针脚缝成伤感。青春年
[导读]如今复旦学游泳队的张宇骥,12岁那年曾经打破了全国少儿50米蝶泳的纪录,最后在与带队教练深入沟通后,张宇骥和父母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了专业运动员的道路。
当孙杨在巴塞罗那(
官方微博
数据) 游泳世锦赛独揽三金、收获最佳男运动员奖杯之时,一个14岁的小女孩正在遥远的惠州看着电视里人振臂、欢呼、流泪……小女孩说,她并不想成为一名游泳运动员,她想和同龄人一样走进教室,捧起课本。但自从被扔进游泳池的第一天开始,她就开始遭遇教练的体罚对待,但对此她的父亲则说“挨点打是应该的”。于是,她被送进选拔队,因为教练要完成指标;她在队遭遇老队员排挤,只因为教练的一声表扬;她代表别人比过赛,险些修改了年龄,她和其他运动员们一样在深水里挣扎着。但挣扎至今,她每个月打工还是只能挣到100元钱……小L式的困惑,其实很多从事专业训练的小队员都曾经有过。有的孩子尽管专业训练已经崭露头角,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专业训练模式。
如今复旦学游泳队的张宇骥,12岁那年曾经打破了全国少儿50米蝶泳的纪录,并被海军体工队看中,师从著名教练叶瑾。中学时代就已经达到了健将级的成绩标准。但是,最后在与带队教练深入沟通后,张宇骥和父母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了专业运动员的道路。
“我不属于很有天赋的,但是我很好强,训练很努力。我从小的目标就是超越吴鹏(
微博
),结果12岁那年在全国少儿游泳锦标赛上,我的50米蝶泳成绩打破了全国纪录,如果我没记错,那就是吴鹏在12岁时创下的纪录。”张宇骥小时候练游泳并不是在体校的专业模式下进行,他完全是凭借爱好在安徽游出了名气,然后被游泳队“招安”代表队参加全国比赛,“我当时参加的很多比赛,我几乎都是冠军。”
张宇骥还记得那次破纪录后,很多外市的教练都过来打听,“很多人都认为我肯定是超龄的,后来骨龄检查我一点都没有超龄的嫌疑。”那次破纪录后,张宇骥被海军体工队看中,接受更为专业的训练。
当时名将齐晖(
微博
)就在海军效力,齐晖的教练叶瑾作为主教练,也经常指点张宇骥的训练。对于12岁的张宇骥来说,游泳的前程一片光明。但是,体制内的训练模式,最终让张宇骥一家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我的带队教练是我老乡,他和我父母聊了很多专业游泳的真实情况。他认为我将来或许能冲击亚洲冠军,但是完全放弃读书,未来还是有风险的。最后,我和父母还是觉得读书更加适合我,我就离开了海军体工队。”离开了专业训练的体制,张宇骥仍然将游泳当好在训练,凭借他的刻苦,他的竞技水平也一直得到了保持,初三那年还代表安徽参加了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高中组比赛。那次运动会上,他对孙杨印象很深,“他当时有点名气了,游的是400米自由泳,与我不是一个项目,但是因为他的成绩非常不错,我也关注他。他作为一名运动员,我的确很佩服他,但是作为一个同龄人,他当时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好,当时已经有点耍牌了,他的言行不是我欣赏的那种,估计与他的成长环境也有关系。”
张宇骥告诉记者,他的父亲也在复旦读过书,对他的要求一直是希望能够拥有出色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成为冠军。这也导致了他在高中时代游泳训练减少了,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如今,张宇骥是复旦学游泳队的选手,他经常会在游泳池训练4个小时以上,然后又在实验室忙到凌晨。
“复旦的读书比高中还苦,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会坚持训练。游泳是我的爱好,我们复旦的游泳队员都是像我一样,没有真正的专业队员,但是我们出去的成绩,只要不是与专业队员相比,也是全国高校数一数二的。”张宇骥说,他并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毕竟他在体制外能够保持现在的水平,也算游出了一点名堂。但是他对自己错过世界性的游泳赛,其实也不无遗憾。
“我当时如果有机会一边读书,一边游泳训练,那才是最完美的。或许我的亚洲冠军梦和复旦梦都能实现。”张宇骥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好苗子能够在学校的高水平比赛中脱颖而出,而不是在小小的年纪就必须做出一个选择,到底是读书还是训练。
张宇骥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父亲,早早帮他的未来作出决断。但很多同样在这个泳池里成长起来的人,一辈子也没能得到这样的指点……
高中发奋读书、考入名校、然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林书豪(
微博
)说这是很多美国年轻人的梦想;成为NBA(微博
)的球星,则是他另外一个梦想。小L同样也有两个梦想,那就是成为游泳明星,并能有机会好好读书深造。但是,她14岁的时候,却发现这两个梦想或许都在远离她而去。
如果在计划经济时代,小L可以安心地接受体制内的专业训练,然后取得一定成绩,衣食无忧地度过一生。12岁就能有机会入选集训队,她本应该欣喜,而不是忧伤。
但时代在深刻变化着。小L已经意识到,金牌并不能带来足够的安全感。所以,当她所处的训练体制,仍按过去的思维,以她是否能进队、进集训队来衡量阶段性成绩时,小L不可思议地拒绝了。
记者与小L长达两个小时的对谈中,她反复说自己想好好读书,她甚至已经通过暑假的打工,隐约感觉到了未来就业的压力。这让她更坚定自己多读书的想法。但让她困惑的是没有人能指导她该如何分配学和运动的时间。无论是式的教育还是式的体育,都已经将孩子的时间榨干了,她凭一己之力做到兼顾,似乎是不可能的。
张宇骥的成绩甚至超过同龄时期的小L,他也曾经遇到过同样在体制内成长的好机遇,也有过同样的纠结,幸运的是他12岁时作出了选择,虽然早早放弃了超越吴鹏、成为亚洲冠军的梦想,但最终还是抓住了另外一个名校梦。
小L和张宇骥都为专业训练流过汗,甚至流过血。张宇骥的眉头上,还有道长长的疤痕,那是他小时候被游泳教练用秒表上的金属链子击打留下的。但是,他们都没有因为训练的艰苦而放弃游泳。事实上,能够在他们这样的年纪就取得这样不俗的成绩,已经说明他们绝非慵懒之辈。
但我们与时代脱节的传统选拔模式,成了他们最终无法承受之重。如今这个时代的运动苗子,很多已经不会甘心做一个训练的机器。他们有冠军梦,同时也有名校梦,抑或其他的梦想。当他们的理想与现实脱节的时候,他们原本的冠军梦或许也会失去光芒。
最近我们常批评男足和男篮队员缺乏斗志,但我们或许忽略了,这些年轻人对比赛的欲望,已经在长期脱离社会的封闭训练中磨灭了。张宇骥说,如果的中学和学都有完善的联赛制度,他或许能同时拥有亚洲冠军和复旦学生两个身份,他现在骄傲的是,他并没有以一级运动员的资格被复旦录取,而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考入复旦。
林书豪已证明读书和打球可以兼得,如果我们不承认这个事实,那么我们未来注定会失去很多高素质的运动明星。
标签:考上 复旦 告别 冠军 传统 选拔 模式 时代 脱节 考上复旦 考上告别 考上冠军 考上传统 复旦告别 复旦冠军 复旦传统 复旦选拔 告别冠军 告别传统 告别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