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傅园慧在队被队友们称为“傅爷”,她咧咧的性格非常招人喜欢。运动员出场时,500度近视的傅园慧没戴眼镜,看不清楚指示,竟走错了出发台。好在迅速被纠正。傅园慧在比赛中本报讯(记者 钱业)17岁泳将傅
刘湘短池50仰第四 外训泳池漂把眉毛漂淡
< >
刘湘在比赛中
11月3日北京讯(文/应虹霞)FINA世界杯系列赛北京站昨晚开赛。在雅加达一举打破女子50米仰泳(长池)世界纪录的刘湘在外界瞩目中亮相,最终,她在50米仰泳(短池)决赛中取得第四名,成绩为26秒49。对此,刘湘的主管教练何新中指出,当下是游泳运动员每年的调整期,加上刘湘本身的体质比较偏弱,备战需要时间较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游出了50仰(短池)的个人最好成绩,我觉得不错。”
针对有说法将刘湘这一次成绩不佳归于队外训安排不给力时,何新中正色表示,任何运动员出成绩“靠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刘湘的成功离不开身后整个团队的支持和保障,“我觉得对工作人员要有一个正面的客观的评价,否则很容易误导。”
“不擅短池”北京站成绩已属最佳 身体疲劳达到极点
对于刘湘昨晚在北京站50仰决赛游出的成绩,何新中表示,“我觉得不错,这个情况很正常”。
如果不是因为亚运会破世界纪录,恐怕人们也不会关注到,刘湘昨晚的50仰怎么了——事实上,长池与短池,在游泳的世界里原本就不属于同一个“物种”;长池的成绩,也无法全然投影到短池上。尽管如此,何新中教练指出,26秒49,已经是“不擅短池”的刘湘,在50仰项目上游出的个人最好成绩,“她转身差,昨天一个转身提早了,少划了一个动作,否则成绩会好看很多。”
何况当下,其实正是运动员一年一度的调整期。所谓调整期,何新中指出,“是赛完成后冬训前唯一的一段调整时间,也是一年当中状态最低的那个点。疲劳到了极点。”
何新中还指出,刘湘的训练有她的特殊性,“不是任何运动员都是经折腾的,这跟他(她)从小的训练体系,各自的训练经历有关系。刘湘本身也不是很壮的人,她需要的训练备战时间比一般运动员要长很多。”
专业化系统化备战东奥 北京站破例提早切入冬训
何新中记得,2015年喀山世锦赛归来,在此后的调整期,刘湘参加了黄山全国游泳锦标赛,回到队里病了一场,不得不推迟当年的冬训。
“冬训是新的一年训练周期的开始。抓的不是体能,抓的是技术概念,抓身体素质,底子要打好。有了素质做保障,接下来的技术才能做得好。”
一边是调整期间的赛事,一边是即将到来的冬训。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尽管如此,刘湘此番参加短池北京站,“其实算是开始今年的冬训了”。
何新中表示,由于队提出专业化系统化备战东京奥运,“今年队的冬训,开始时间比往年都要早,后面完全没有调整期了。”之后,刘湘将马不停蹄地征战明年春季的全国游泳冠军赛,“这个选拔赛非常重要”;短短三个月后,迎来光州世锦赛的考。对于刘湘来说,即将到来的昆明冬训以及新赛季的赛程,十分紧迫。
运动员也是人 精细化训练控制成就刘湘
何新中透露,一旦真正投入训练,刘湘的工作时间远远不止8小时,“她是一天24小时都在队里。”
早晨6点多起来,上午训练、午饭、午休,下午继续训练,晚上做恢复和康复治疗,睡眠时间又需要保障,“不能外出活动”。一名游泳运动员的日常,不是外界可以轻易想像。
“其实运动员也是人,她也需要调整。”何新中指出,当今社会,人们该休假就休假,这样工作效率会更高,而不是带着疲劳去作战,“所以从这个方面,运动员也是社会一分子,也是普通人,也需要有调整。在高强度的动员之后,神经系统需要有一个放松,好比汽车需要保养。”
作为刘湘多年的主管教练,何新中深谙刘湘在体质和训练上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非常珍视她的个体性。“她有天分,我们的过程也做得很精确。这样既能符合竞技运动的要求,保障她每年多个赛有好的表现;反过来,又能符合她个体的身体情况。我们其实一直在努力做平衡。”既根据项目特点,又结合刘湘自身特点,按规律做事——正是这样精细化的训练控制,成就了刘湘的崛起,也令人对她的未来,充满期待。
标签:成绩 不佳 因外 不给 教练 驳斥 不擅 短池 刘湘 身体 疲劳 极点 成绩不佳 成绩因外 成绩不给 成绩教练 不佳因外 不佳不给 不佳教练 不佳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