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羽毛球

港媒:为林丹拒做专业运动员喝彩

港媒:为林丹拒做专业运动员喝彩

(编者注:所配视频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供延展阅读)

林丹说,他要做一名真正的职业运动员,而不是专业运动员。——专业运动员只有竞技,没有生活,职业运动员达到一定的境界,必能洞悉竞技之美丽和生活之多彩,享受比赛,享受生活。

他是冠军,是偶像,是时尚先生,是健康型男,他出席各种商业秀场,录制电视节目,客串杂志记者,设计服装品牌,经营一家咖啡店,他每天的日程表挤得满满的,以至于被诟病为“不务正业、主次不分”。超级丹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份私人定制,签约一流的体能训练师,聘请顶级的时尚顾问。

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林丹没有像李娜那样叛逆单飞,也没有像孙杨那样频惹事端,他并未与金牌生产线决裂,却游离于奥运之外。早在2012年伦敦奥运之前,林丹就表达了对打官腔,要政绩的官员的不屑:“有太多级别比我高的领导说‘加油,2012好好打’,我不愿意听到这些话。很多人希望我不断比赛、不断赢球、我不会累,这不可能。”

哈兹里特说:“时髦是力求脱俗,不愿意被别人赶上的一种教养。”引领时尚的林丹和雄霸羽坛的林丹,在精神内核上是契合的。超级丹像执着于胜利一样执着于个人形象的塑造,他纹身,染发、坚持用烤灯保持古铜色的皮肤,突出标志性的坚毅眼神,而棱角分明的脸庞是影视男星们打多少针瘦脸针也达不到的效果。C罗(

微博

数据) 为了健美肌肉每天做3000个仰卧起坐,林丹在健身房挥流淌的汗水有过之无不及,他的腹肌比C罗还要发达。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写道:“一个热爱人生的人,对于他应享受的那些快乐的时光,一定爱惜非常。甚至他的垂钓时间也和他的办公时间一样神圣不可侵犯。他对于在高尔夫球总会中同他人谈论股票的市况,一定会像一个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受到人家扰那样觉得厌恶。”超级丹对于闲暇时光,对于私人生活的珍视亦应如此。

林丹在微博里调侃道“我要跨界了你们信不信?”这位男神唱歌、走台、拍广告无所不能,俨然就是羽毛球版的贝克汉姆(

微博

),他在去年只参加了一项世界性比赛,竟荣膺了CCTV

体坛风云人物

最佳男运动员,证明了“气场”这个东西的确存在。正是“副业”丰富了林丹,让他有更好的心态,更新的角度,更高的情怀去“玩”羽毛球。

举国体制依旧唯金牌马首是瞻,市场体系却渴望个性巨星涌现,林丹巧妙顺应了二者的不同需求——在这个冠军千人一面的时代,他是那么与众不同,林丹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多元发展,跳出集体团队的森严秩序,去寻求羽毛球之外的乐趣——正如的诗人都明白“功夫在诗外”。

诚然,林丹能如此“淡定”地做他想做的事情,还是有成绩作为支撑,当他因年少轻狂屡屡被印尼球星陶菲克智取的时候,媒体炮制出《为什么林丹不能像陶菲克那样享受比赛》之类趋炎附势的报道。而现在,林丹不但诠释着羽毛球的艺术,还诠释着生活的艺术。

福布斯运动员财富榜仅有李娜入围TOP100,名列第41,这得益于网球是国际最主流的个人项目,且男工同酬。林丹若能超脱羽毛球项目的束缚登上福布斯,那将是难以置信的奇迹,目前林丹年收入2670万,福布斯第100的乌拉圭“食人苏”高达1730万美元,林丹的差距还是非常的。

专业运动员必不职业,因为专业者生活狭窄得只剩下专业,而职业者只把职业当做生活的一分,从而让生命更为完整和充实。

公体育特约评论员 杨华

标签:港媒 林丹拒 专业 运动员 喝彩 港媒林丹拒 港媒专业 港媒运动员 港媒喝彩 林丹拒专业 林丹拒运动员 林丹拒喝彩 专业运动员 专业喝彩 运动员喝彩

相关消息

马考虑不再办苏杯 李宗伟嫌没劲连声喊太累

[导读]李宗伟暗指说由于得不到冠军,球迷和球员都觉得没意思,而马羽总出于商业目的,也在考虑今后不再承办苏杯或者汤尤杯。苏杯现场观众少得可怜讯 随着东道主马队在本届苏迪曼杯小组赛中两战两败出,头号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