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下午的比赛,相信很多人都并没有看到比赛的过程。只是知道,曹永竞制造了点球,打中了门柱,水席面对空门把球踢到了球网的顶上。还知道曹永竞在混战中打入国安首球,同时水席浪费了好几次单刀
欧冠第4轮小组赛,皇家马德里以2-1的比分拿下顿茨涅克矿工,一跃上升至D组积分榜榜首。虽然拿下了比赛的胜利,但从2-1的比分也能看出皇马赢得并不轻松,那粒丢球就是最好的证明。
比赛刚开场13分钟,皇马就依靠维尼修斯和本泽马在对方禁区前的小范围配合先拔头筹。可以看出,在刚开场这10几分钟的时间里,皇马踢得极具威胁。高位压迫,丢球后的迅速反抢,都能看出皇马想要在本场比赛中占得先机,他们得偿所愿,随后呢?随后先取得进球的皇马却仿佛泄了气一般,踢得极为“随意”。频繁失误,丢球后不马上展开反抢,才会有了那粒丢球的发生。
放在2015-18赛季皇马的巅峰期,取得领先以后皇马同样会减缓节奏,将球牢牢控制在自己脚下,不过到了现在呢?显然相同的战术已经不再奏效,归咎到底其实还是因为典礼三中场的老化。
莫德里奇年纪上升覆盖面积幅减小,卡塞米罗的身体也开始下滑变得愈发沉重,只有克罗斯还处于不错的竞技状态。这就导致了在对阵矿工的比赛中甚至出现了克罗斯多次拼了命地回追防守,卡塞米罗失位,莫德里奇还未回防到位的场面发生。
不可否认,典礼三中场的控制能力早就不是昔日那样强,作为最核心的人物莫德里奇老去是问题的关键。克罗斯虽强,但其技术特点注定需要魔笛这样类型的队友去补足,皇马的节奏减缓也很程度是因为要控制三名中场的体力流失速度,而不是当初那样游刃有余地掌控比赛。以前是掌控比赛阶段性发力,如今只是迫于体力不得不减缓节奏再阶段性发力。
要知道,前几年那支巅峰皇马无论遇到什么强队,场面看上去都不怎么好看,多数呈五五开的面,可他们就是能赢,就是能进球,这就是掌控力的体现。随着中场核心的老去,皇马也补进了卡马文加、巴尔韦德这样的新鲜血液,不过从对阵矿工的比赛就能看出,皇马也是时候加快更新换代的速度,培养年轻的小将上位了。
接连数场90分钟的高强度比赛只会增加莫德里奇受伤的概率,在不改变战术框架的前提下,即使要受到阵痛期的折磨,也总要踏出以新换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