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冰雪

杨龙跃:领导何不说句“感谢周洋”

周洋在冬奥会上一句“拿了金牌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好一点”,平实而至情至性,感动了许多人。

但显然不是所有人。据媒体报道,体育总的某领导就在全国两会这样很讲政治的场合,很讲政治地表示“感谢爹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并称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德育。

说实话,乍听此言,我将信将疑。

为什么?众所周知,领导都是有水平的,逻辑缜密。以这样一句话为例子,引出德育话题,显然会让人觉得,张口闭口感谢祖国,感谢,是良好道德教育的结果。如有疏漏,便是德育不够,德行有亏。

这样一番逻辑推导引出我两个疑问——

首先,感谢是否要挂在嘴上?

自然是要感谢的,但把感谢祖国的台词背诵上一万遍显然对夺取世界冠军也毫无帮助。冬奥会速滑冠军是靠脚蹬冰刀苦练出来的,如果靠嘴巴能拿冠军,周洋也许应该改名叫周立波了。一个运动员,对祖国的培养最好的回报,是把辛勤的汗水挥洒在运动场上,是用翻飞的冰刀一下下地在冰面镌刻下对祖国的忠诚。这一点,周洋对祖国的感谢,已经用行动无声但有力地表现出来,全国都看到了,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善意地将之话语上的小疏忽,理解成女孩激动之余的不善表达,非要归之于德行呢?

再者,挂在嘴上的感谢又是否可信?

这年头,套话谁都会说,我们胡同口卖臭豆腐的今天多卖了几十块豆腐还满嘴“感谢CCTV,感谢MTV”呢。人崇尚善举,提倡感恩,但古来就知道,考察一个人的德行,观其行比听其言重要得多,说得漂亮,并不意味着做得漂亮。比如像“感谢,感谢”这样的话,已经锒铛入狱的周久耕、文强,包括体育总治下足球管理中心的南勇在公开场合概都不止一次地说过,但时至今日,相信家都已掂出他们所谓“谢谢”的分量。

巧言令色鲜矣仁。德不言。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这些道理其实并不难明白,所以我很疑惑——真有总领导在两会这么有水平的场合,讲这么没水平的话吗?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为培养一个运动员,付出了量的财力人力物力,自然应该得到运动员的感谢。但难道不应该对为她升起国旗,力争荣誉的健儿说声“谢谢”吗?人们聚焦周洋,是因为她夺取金牌,也将为此获得巨物质回报。但那些没能走上领奖台,就此湮没于体育历史茫茫进程中的人,也会心存感激,也更应该获得感谢。可又有谁会注意到他们?

一个和谐的社会,包含个人对和体制的感谢和尊重,也不能缺少和体制对个人的感谢和尊重。如此,这个制度才不是冷冰冰的,才不是单纯靠经济激励而显得功利色彩十足的,才是平衡而可持续发展的。这一点,我们的某些领导又是否意识到?

再说得实际一点,张罗着让周洋感谢的某领导,是否曾经想过发自内心地说一句:谢谢周洋?冬奥会成绩,是检验体育领导机构政绩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冬奥会成绩创下历史最差,俄罗斯奥委会佳加乔夫被梅德韦杰夫点名批评,引咎辞职。无疑,周洋们的金牌如一场及时雨,让在足球黑赌旋涡中的体育总领导扬了次眉,吐了口气。

将心比心,某领导为什么不能率先垂范,真诚地说一句:谢谢周洋?

两会是事情,老百姓希望看到代表们实实在在地研究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而不是打官腔,说套话。果能如此,我虽不说“谢谢”,却会代表个人说“谢谢你们”,因为你们代表参政议政,在踏踏实实地为着这个。

[责任编辑:echoyang]

标签:杨龙跃 领导 何不 说句 感谢 周洋 杨龙跃领导 杨龙跃何不 杨龙跃说句 杨龙跃感谢 领导何不 领导说句 领导感谢 领导周洋 何不说句 何不感谢 何不周洋 说句感谢 说句周洋

相关消息

各地设计时钟 2014索契冬奥会迎倒计时一

日前,索契正在隆重举行201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一庆祝活动。2014年索契冬奥会计划于明年2月7日开幕,俄罗斯(微博)各地设置了多座倒计时钟,用于记录倒计时一中的分分秒秒。由奥运会合作伙伴欧米茄公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