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冰雪

外面小哥坚守11年梦想 终成冬残奥金牌教练

一声长啸划破了平昌冬残奥会决赛现场凝固的空气,轮椅队教练李建锐从教练席上一跃而起,向刚刚夺冠的队员们举着“第一”的手势不能平静。2007年开始带队以来的酸甜苦辣、跌宕起伏,像电影片段一样在他的脑海里一幕幕翻过。这位“冠军教练”经历的磨难常人难以想象,11年打磨的利器终于在此刻“亮剑”。

外面小哥坚守11年梦想 终成冬残奥金牌教练

李建锐(右一)

2007年,黑龙江轮椅队正式组建,李建锐开始执教这支当时国内唯一的轮椅队。此后,他们连续多年代表参加世界级比赛,在韩国平昌冬残奥会之前已经取得了一银两铜、世界排名第二的成绩。按照黑龙江残联设定的训练计划,队伍平均一年只需训练3至4个月左右,而李建锐的收入就是一次性领取的为数不多的补助。由于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开始在业余时间送起了外卖,还和队员们一起摆过地摊。

采访李建锐的过程中,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甘心”。

2014年索契冬残奥会,轮椅队获得第四名。尽管这已经是当时代表团在冬残奥会上的最佳战绩,但李建锐并不满意。他认为队伍的技战术水平完全可以拿奖牌,关键问题在于赛前他和队员只有不到4个月的训练时间。

“我不甘心!”为了这句话,他一直坚守着。

记者2014年初在黑龙江冰上训练基地探访队伍集训时曾看到,教练和队员们住在五层,训练场地在地下一层,由于公寓楼里没有电梯,每次下楼训练时,除个别队员可以依靠拐杖之外,李建锐需要一个一个地把其他队员“放”下6层楼。这个动作需要队员和教练两个人的配合,队员握轮椅的力量教练会很累,反之,轮椅则容易从台阶上滑脱,造成摔伤。李建锐回忆,2010年一次训练时,队员贺军的轮椅把手在下楼时突然断裂,幸亏所剩台阶不多,没有造成事故。训练结束后,他还要再把队员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拉上楼。在五层住了一年多之后,他们搬到了二层,上下楼的“劳动量”减了一半,但李建锐的背还是留下了旧伤。

李建锐说,冰上训练的场地是公用场地,自己的队伍多是“见缝插针”地训练,一天中的每个时段他们都曾经训练过。

从2007年至今,多个份的队曾向李建锐抛出过“橄榄枝”。在他生活最窘迫时,哈尔滨飞扬冰上运动中心曾邀请他负责冰场的运营工作,待遇优厚。然而,他还是选择了与自己的队员一起坚守在训练场。

“永远是我们的‘初心’。”李建锐说,从组队到现在,他和队员们一点一点摸爬滚打,摸索出了过硬的技战术,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寂寞、辛酸的夜晚,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初心”。“我们就是不服输,我们坚信自己能赢,一定可以证明自己!”

记者在2014年采访他们训练时看到,不少队员训练手套都磨破了,队长王海涛的手套破损最严重。李建锐修冰时,手被冰刀割坏了,只是进行简单的包扎,就又回到冰场,晚上回到宿舍才发现伤口已经裂得更。有一次发高烧超过40度,他还是硬挺在冰场上直到训练结束。这些年,他不仅是队伍的教练,还是护理员、按摩师、修冰师、心理医师……

2018年3月21日,载誉回到哈尔滨的李建锐刚从机场出口出来,就给前来迎接他的妻子一个深情的拥抱。他说,这个拥抱来得有些迟了。

“训练期间没日没夜的,家里全靠老婆。”李建锐说,正是有了亲人的支持,他才能一直坚守梦想,直到带领队伍登上冠军的领奖台。(完)

标签:外面 小哥 坚守 11年 梦想 终成 残奥 金牌 教练 外面小哥 外面坚守 外面11年 外面 小哥坚守 小哥11年 小哥 小哥梦想 坚守11年 坚守

相关消息

世锦赛队迎关键战役 去索契在此一搏

[导读]2013年女子世锦赛将于3月16-24日在拉脱维亚里加进行。本次世锦赛也是女队争取索契冬奥会参赛资格的关键战役。“虽然整体形势不乐观,但对赛还是要放手一搏。”主教练谭伟东表示。女子队曾夺得2009年世锦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