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跑步

养成运动惯小妙招

养成运动惯小妙招

适量的运动可谓是、性价比的养生方法了。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能促进内啡肽等激素的分泌,使人精神愉悦。但家普遍认为运动的过程很“苦”,因此难以坚持,养成规律锻炼的惯。今天,我们为您支招,帮助家养成爱运动的好惯。

中等强度适合多数人

运动的确要耗费一定体力,但不是要累到气喘吁吁才有效果。中等强度的运动同样显著有益健康。何为中等强度?中等强度是指:运动时可以说话呼吸自如,快步走就是典型的中等强度运动。对于不爱运动的人来说,对于气喘吁吁的跑步会产生畏惧,因为跑步是一项高强度运动。所谓高强度是指:运动时无法说话自如。但多数人都不会畏惧步行。

认为只有挥汗如雨、上气不接下气才能称作运动,这是许多人认知的误区,这就造成很多人想运动,但一想到运动时太累,就放弃了。但是,运动其实可以比较轻松和舒适。

早期,美国运动医学会也主张人们参加高强度运动,认为高强度运动才有益健康。后来经过不断实践和发展才发现,对于多数人来说,长期坚持强度运动是件很难的事情,而且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中等强度运动的健身效果并不逊于高强度运动太多,且更容易坚持,有助于养成运动惯。

天天运动难坚持,每周三次就足够

很多人心血来潮,想要开始运动,但我们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比如从明天开始跑步,而对于初学者而言,每天跑步是不切实际的。研究表明,每周三次,每次20分钟左右强度运动,或者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运动就足够有益健康。也就是说,我们并不需要天天运动,隔天运动或者每周运动3次就足够了,给身体更多运动后的恢复时间,也让自己对于运动有个适应过程,两全其美。

进行碎片化运动也是好惯

运动不是要买多少运动装备,去健身房运动场挥汗如雨一两个小时才叫运动,碎片化的运动近年来也被认为是有益健康的。

前些年以前,认为只有持续10分钟以上的运动才是有益健康的。近年来,经过充分论证研究表明,碎片化、短时间的运动也是有益健康的,都可以纳入每日运动总量计算中。

工作生活中,想起来就做几个深蹲,或者一分钟跳绳,走楼梯替代坐电梯,是也不错的运动方法!相比花力气集中时间进行锻炼,碎片化运动实现起来更容易,也有助于我们养成积极的生活方式。

循序渐进,缓慢地适应运动

比如对于采用跑步健身的人群来说,长距离更加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跑者,对于以健身为目的的跑者而言,两三公里跑步就可以了。如果是新手,应该从短距离或走跑结合开始,然后逐步尝试更长的距离。而当你在跑步过程中逐渐增强了心肺,身体健康状况改善,这些都将让你更容易坚持下去。

加入团队或进行团队型运动

一个人运动,很容易懒惰,不利于养成运动惯,而有了小伙伴相互之间的鼓励帮助,效果就不一样了;当你不想动的时候,队友给你一点鼓励,你可能就能克服惰性,让自己动起来。此外,进行团队型运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更容易获得运动的乐趣。

比如跑团的流行,让跑步不再形影孤单,团队压力让我们更加积极地投身其中,所以加入一个组织或者与小伙伴互相支持,是让你养成惯的好方法。

总之,对于已经养成惯的运动爱好者而言,不运动反而难受,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怎样让运动成为惯不仅需要毅力,也需要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主办:河北体育

监制:郭立军

编辑校对:何婉璇

标签:跑步

相关消息

跑步的精髓在于慢跑!

今天,一个学员问我,慢跑有作用吗?感觉不,身体没啥变化!我正经八百地告诉他,慢跑绝对有用,对于入门跑者,提升心肺能力,慢慢适应训练的强度;对于中级跑者,通过慢跑打好有氧基础,为后续间歇跑、冲刺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