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跑步

为什么那些体态更美的人往往更容易在运动中取得成功?

为什么那些体态更美的人往往更容易在运动中取得成功?

跑步是一项非常“简单”的运动,很多人都可以参与。然而每位参与跑步运动的人,他们的自身情况却是不同的。通过对那些优秀跑者的观察会发现:他们多体态匀称、身材“俊美”。那么良好的体姿态与这些运动员的成功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优秀跑者的体态往往是这样的

你一定不会在优秀运动员身上看到以下的体姿态(至少多数优秀运动员不会)

(图片源自:NASM-CES)

究竟是系统科学的跑步训练塑造了这些跑者优良的体姿态,还是良好的体姿态确保了他们在跑步这项运动中取得成功呢?这个宛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也许很难解释得清。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体姿态与运动成绩、运动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由于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我们可能比起过去有了更多的时间长期处于同一个姿势。理想的体姿态是这样的(下图):

(图片源自:NASM-CES)

然而现实生活中像这样标准的体姿态几乎越来越少见。更多时候的体姿态是这样的:

(图片源自:NASM-CES)

(图片源自网络)

体姿态问题不仅会影响人的外在美感,它也实实在在的与人的身体健康乃至于运动表现能力相关联。

首先,异常的体姿态会导致相关肌肉不处在中立位,并对肌肉的功能带来影响。肌肉的长度——张力关系告诉我们:肌肉只有处在最适长度时,它才能表现出自己最佳的肌力、张力水平。无论是其处于拉长、还是缩短位,都会影响它的功能表现。长期处于异常体姿态下的人群则恰恰存在这一问题。如对于一个需要长期伏案的人,他身体前侧的分肌处于相对缩短位,而后侧的分肌处于相对拉长位。因此,这类人群无论是身体前面的肌肉还是后面的肌肉,其功能的发挥都会多少受到影响。

(图片源自:NASM-CES)

以下两个视频便以久坐为例,讲述了长期处于异常的体姿态,会如何造成相关肌肉的失衡、抑制并进而影响功能表现

(视频源自:muscleandmotion)

其次:异常的体姿态还会影响跑者在跑步中的动作技能表现。体姿态异常的跑者由于其身体某些位并不处在中立位,他的动作技能表现、发力模式往往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如脚拇指外翻的跑者,由于其脚趾并不处在中立位,这类跑者的脚趾发力能力往往会相对较弱一些。当脚趾无法正常发上力之时,脚在跑步时的受力点便转至第一跖趾关节。并且拇外翻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出现足弓塌陷,其下肢内侧肌肉在跑步时的发力能力也会因而受到影响,并且进一步的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

除了下肢的体姿态异常会影响下肢的动作模式以外,上肢、脊柱的异常体姿态同样会对下肢产生影响。如存在上交叉综合征(也就是常说的驼背)的跑者,有可能会同时存在着骨盆前倾的问题(如下图所示,并不是一定会存在,只是有可能)。而骨盆前倾则会进一步影响下肢的髋伸、髋屈能力。

最后:异常的体姿态与跑者的各类运动损伤也存在着紧密相连。

长期异常的体姿态会使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提高。一方面,长期异常的体姿态,会使分肌肉的功能出现失衡。如长期久坐的人群,其髂腰肌处在缩短位、臀肌处在拉长位。长此以往,这类人群更容易表现出髂腰肌过紧以及臀肌无力。众所周知,臀肌以及髂腰肌是跑步时的主要伸髋、屈髋肌群,它们二者的失衡,不仅会造成运动表现能力的下降,也与下肢的运动损伤有着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异常的体姿态是导致关节之间代偿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驼背的跑者在跑步时有可能会表现出骨盆前倾,原因是这类人的胸椎伸展能力往往受限,如果胸椎伸展受限,他们就会更多地通过腰椎来实现脊柱整体伸。而腰椎的过度后伸便会进而引起骨盆前倾。这类跑者往往表现为抬腿抬不起来,跑步时腰反弓明显。跑多了后往往会主诉自己存在腰疼痛。如果进一步对此类跑者进行功能评估,可能会发现他们的膝关节也存在一定的损伤。

下面的视频介绍的是如何对自己的体姿态进行初步评估。至于更精准的评估及处理思路则还是聘请专业的私人教练为好。

(视频源自:muscleandmotion)

最后,对于如何预防或改善异常的体姿态,笔者在此给出以下几条建议:

在生活中要时时注意保持正确良好的身体姿势。坐如钟站如松

不宜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每隔一段时间应有所调整

适当进行一些体姿态的纠正性训练。如长期久坐、背靠向椅背的人群可时不时将腹靠向椅背

在田径场上,可适当进行顺时针方向的跑步

对于已经存在异常体姿态的人群,如果自己无法纠正,不建议在网上求医问药找方法,聘请专业的私人教练帮助纠正为宜。

推荐书目:

标签:跑步 肌肉 motion

相关消息

跑步:不要那么花里胡哨,简单点好啊!

今天,有跑友问,太极跑如何?送髋技术咋样?细胞分裂跑法怎么样?xxx跑法​呢?……坦率地讲,这些概念都有过接触和了解,原本会跑步的我,突然犯迷糊,不会跑步了!真是越整越糊涂,个人觉得,有些知识可以学和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