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跑步

一个人究竟要用的精力去寻找和追求另一个人?

一个人究竟要用的精力去寻找和追求另一个人?

最近,跑步的时候,都在高强度听心灵。

跑步的时间倒是过得快了很多,但我心情真的不会很好,尤其是最近的几期,听了血压都高。

竟然还有放弃工作当保安追女生的,最后两头空!

曾经我比较疑惑的一点是:一个人究竟要用多的精力去寻找和追求另一个人?

基本前提

基本前提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顾此就会失彼,投入最的精力去追求爱情,就会让人没有更多精力去照顾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另一个基本前提是,爱情也好、婚姻也好,基于一种理性有迹可循的匹配,纵然有玄学的分,也只是一小分。

物质基础、受教育程度、家庭条件……都是双方会考虑的现实问题,爱情和婚姻不是为了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感觉”就忽视所有现实问题。

哪怕是性吸引力、身材皮肤容貌、气质谈吐……这些看起来是感性的优势,很程度上也只是基于天赋和努力,也是现实条件的一种。

哪怕是志趣相投、聊得来、欣赏……这些看起来是感性的优势,很程度上也能体现双方在物质基础、受教育程度、家庭条件等现实条件上的高度匹配。

这样考虑下来,择偶中,不是现实条件的筛选标准就寥寥无几了,恐怕只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无法被包含了。

所以,只考虑可以衡量、权重远远高于“感觉”的现实条件,并不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甚至可以说,这就是择偶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

那对于相对好衡量的现实条件,我们可以假象存在一个分数,用于衡量一个人的综合水平。

比如说,满分100分,王思聪能获得95分,我只能获得65分,这就是存在与我和王思聪之间巨的物质基础、受教育程度、家庭条件、性吸引力、身材皮肤容貌、气质谈吐等方面的差距。

这样的分数无法真正打出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和侧重,对不同的人打分,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显而易见的是,我比王思聪的分数要低很多,这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一件事。

现实生活中,我们从自己的标准出发寻找伴侣的时候,可能不知道分数到底是多少,但概也清楚谁高一些谁低一些。

这件事根本不用学,我们天生就会将两个人,码分类归好,分个高低出来,不只是择偶。

简化一下,假设分数是一种正态分布,接近满分的人很少很少,接近零分的人也很少很少,庞的队伍位于中间区间。

寻找OR拔高

每个人,都想要找到最完美的那个TA。

每个人,都不接受很差的那个TA。

最终群体匹配的结果,概就是90分配90分,80分配80分,70分配70分……10分的互相哪怕看不上,也只能配起来。

这不就是门当户对嘛!

对于个人而言,是会有随机波动的。

可能付出了很很的努力,可以“抱得美人归”,自己虽然是80分,但可以争取到85分的配偶;也可能埋头经营自己没时间找对象,自己虽然是80分,但只找到75分的配偶。

那么就会有两种偏好:一种是更努力提升自己的分数,为了让自己配得上未来那个更好的TA;一种是更努力寻找更好的TA,然后展开追求,让自己的诚意弥补自己分数的不足。

前一种利用的是价值匹配,比较容易理解;而后一种,利用的是信息差套利、转换成本、过渡权力和充分利用优势,相对复杂一些。

打个比方,前者就好像是认真生产产品的厂家,后者就好像是认真寻找买家的经销商。

信息差套利、转换成本、过渡权力和充分利用优势……都挺有意思的,可以简单说一下。

信息差套利,相当于于某种程度的欺骗,伪装自己的优势,利用对方的无知从而高估自己分数——类似于股市利用家的无知来无风险套利,也类似于卖假货。

转换成本,利用对方的依赖心,虽然自己分数低了一些,但没低太多,让对方觉得没必要换一个,熟悉也是一种优势——类似于本身有成本的转换,比如我用了某个付费软件涨价了,我也只能继续用下去,因为我已经熟悉且很多数据都在里面。

过渡权力,承诺或真正地放弃一些自己的权利,比如工资上交、一辈子做家务,来获得对方对自己更高的分数——这个家应该都很熟悉,对应市场相当于封闭期基金、期房。

充分利用优势,找到对自己优势更偏好的人,如果自己也对对方的优势很偏爱,那就更好了——这是很广泛的现象,所有人都要为自己的偏爱付出额外的代价。

两种策略的优劣

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更偏重价值本身;努力找到买家,更偏重于交易本身。

不得不说,两种策略本身是没有优劣的,只是家各有偏好而已。

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更加“硬”一些,可能也会难一些,毕竟分数摆在那里,这是硬通货,谁都不能无视。

努力找到买家,更加“软”一些,也相当不容易,毕竟这个世界不是那么透明,就有可以努力的地方,这是软实力,也很重要。

我个人是偏好于前一种的,前一种“匠人气”很足,更合我胃口;后一种“商人气”更浓,更像是舔狗。

尤其是考虑到日久见人心,实打实的本事更重要些,比略带欺骗成分更好一些。

但我也知道,都是凭本事,厂家和商人都有存在的必要,只是我更喜欢做厂家而已。

就像厂家的重要性高于商人一样,一个90分的人,再怎么不去追求,自然也有蜂拥而至的“买家”,或者说只需要付出一点点努力去寻找和追求即可;一个10分的人,说破天也不过占几分的便宜,也找不到60分的伴侣。

我个人认为,让自己更具优势,而不是假装让自己更具优势,虽然难了点,但放长到一生的长度,可能性价比更高。

而且,一个重要的趋势是,随着技术发展,这个世界会越来越透明,信息差会越来越少,每个人的选择范围会越来越,结婚年龄的推迟和的提高让选择时间越来越长……前一种方式,必然会受到更多的欢迎。

最后

一个男人花了20年的时间来寻找一位完美的女人。

然而非常不幸,当他终于找到她时,她却恰巧在寻找一位完美的男人。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内讲话》

完!

这是某个90后的第328次成文,是他又一小分平凡而无聊的人生,也是他又一点小小的进步。

欢迎来公众号“一个90后的自救日志”找我玩。

感谢阅读,感谢喜欢。

标签:跑步 婚姻 王思聪

相关消息

“人菜瘾”想体验碳板跑鞋嫌太贵?试试这双国产平价碳板跑鞋

根据社会发展规律,跑步会在某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变成众运动,而跑步最主要的装备跑鞋则是一个的市场。过多的跑鞋都被耐克阿迪这类国外品牌占据着,随着国内厂商的发力,越来越多的优质跑鞋可供跑者选择。在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