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跑友问,太极跑如何?送髋技术咋样?细胞分裂跑法怎么样?xxx跑法呢?……坦率地讲,这些概念都有过接触和了解,原本会跑步的我,突然犯迷糊,不会跑步了!真是越整越糊涂,个人觉得,有些知识可以学和借
===高温下的跑步===
若想真正解决问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行。
一、高温会降低跑步能力
看到题主的提问时间是7月12日,这就是问题所在!
因为今年夏天的天气特别热,比往年热很多。
最近新闻也经常报道,国外很多热死了好多人!
当然,我国很多地区现在天气也都很热。
即便身处东北,我昨天出去跑步时,室外温度也竟然达到35度,而这边往年很少超过30度的!
和题主差不多,我是跑3km练速度,昨天即便身体状态很不错,但是后半段也基本跑不动了,靠毅力坚持才勉强跑完。
跑步的速度训练,愣是搞成了耐力训练。
仔细思考的结果,这纯粹只是因为天气太热。
二、高温对人体的影响
1、血液流向的变化
天气太热的话,人体就需要蒸发更多的汗液来进行降温。
而量汗液中的水分,由血液循环系统来提供。
天气太热时,输送到皮肤表面的血液量幅增多,导致输送到臀腿位的血液量相对变少。从而使通过血液输送到臀腿肌肉组织中的氧气、血糖等物质也随之变少,使得跑步表现严重降低。
2、心脏负荷的变化
另外,当血液中的水分通过汗液蒸发而幅减少之后,血液的浓度就会随之变。
血液变浓稠的结果,心脏通过搏动输送血液也变得更加费力,于是就只能通过增加心率来应对。
也就是说,天气太热时,心脏负荷也会变,心率也会比变得特别高。
3、氧气摄入量的变化
还有,天气太热时,因为气压变低,靠近地面的氧气浓度也会变低。之前吸气2次能获得的氧气量,天热时也许需要吸气3次才能获得。
4、电解质失衡
汗液量蒸发时,会同时带走一些电解质,从而导致身体电解质失衡。
而电解质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电解质失衡之后会导致肌肉功能紊乱。
其中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肌肉抽筋。
三、休息因素
在高温天气下跑步,即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身体还是会更累一些,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正因为每次跑步的损耗更多,所以每跑完步之后,也应该安排更多的时间来恢复。
四、高温下的跑步策略
1、尽量避开最热的时段。
比如,改为晚上跑步,或者早晨太阳升起前跑步。
2、带上充足的凉水。
跑步时要及时喝足够的水。
喝水并不仅仅是为了补水。
其更关键的作用在于起到降温的作用。
因为水温低于体温,所以喝水会对身体起到降温的效果。
天气越热,喝水的频率也应该越频繁。
另外,喝水还能保持血液的正常浓度,从而降低心脏负担。
3、补充电解质饮料。
如果跑步距离较长的话,还应该补充一些电解质。
4、安排更多的休息时间。
如果原本是跑一休一的话,高温天气时就应该安排至少跑一休二。
最后,
如果觉得有点儿帮助的话,别忘了——“轻轻点一个赞”——是表达感谢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