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科宁和女车手贝洛塔的加盟是否能让雷诺重整旗鼓?体坛周报(微博)记者罗乐报道 车手与车队,从来都是双向选择。以莱科宁的性格,他是非车队不去的,这也是他2009年眼见车队满员后,宁愿去玩WRC也绝不委身于小车队
马青骅(
微博
)完美三周表演讯 上周末,首位F1车手马青骅完成了自己在F1奖赛中的第二次亮相——新加坡奖赛第一次练赛。拥有量华人的新加坡可谓小马的半个主场,1个半小时、20圈的测试过后,他的成绩最终定格在了1分58秒053,相比老将队友德拉罗萨,小马圈速只慢了1.4秒。在圆满完成车队交付的测试工作同时,再一次超出了车队的预期。
和首秀之地、F1第一高速赛道蒙扎相比,新加坡滨海湾赛道是如今F1中的另一个极端——从白天到黑夜,马青骅需要适应视觉上的巨差异,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从场地到街道,马青骅需要挑战安全驾驶的极限,避免“亲吻”护墙;从11个弯角到23个弯角,从时速340公里/小时到280公里/小时,马青骅需要减少失误,让自己的节奏感变得更好。面对巨挑战,他展现出了应有的适应能力,
第一次练赛开始前,新加坡的阵雨不期而至,给小马的新加坡首秀又增添了不少难度。虽然比赛开始后雨势逐渐减小,赛道也逐渐变干,但HRT车队出于安全考虑,和多数车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仅让马青骅跑了2个测试圈,没有搭载雨胎或半雨胎做圈速。直到第一次练赛第46分钟,小马才搭载软胎做出了自己在新加坡滨海湾赛道上的第一个计时圈2分10秒452。随后的4圈,马青骅没能更多提升自己的圈速。
众所周知,新加坡的第二计时段拥有一个由左-右-左3个连续小弯角组成的的10号弯,看上去不难,实际上极其考验车手的操控精确性。新加坡站举办多年来,无数车手在此失控错过弯角、丢失节奏、损失时间。从分段计时上看,马青骅的这5圈就在第二计时段表现地很不稳定,成绩差距会在2秒以上。很显然,第一次在这里比赛的他对赛道还是很陌生。
第二次出场,随着赛道状况的进一步改善,以及对赛道有了一定的熟悉,马青骅有了巨改变。第11圈到第13圈,无论是单圈成绩,还是3个计时段的分段成绩,马青骅全做到了连续提升。从2分07秒127,到2分01秒187,再到1分58秒053,足足9秒。第13圈的成绩甚至让他一度领先了队友德拉罗萨0.3秒,上升到第23位,不过西班牙老将很快就重新反超。做出自己的全场最快圈速后,马青骅试图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成绩,但后两圈在第一和第二计时段再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误,随后进站。
此时,多数车手也都在这个时间段做出了最快圈速,红牛车队的瓦特尔用软胎在第16圈做出了全场最快圈1分50秒566。
第一次练赛还剩6分钟时,德拉罗萨再次出站,马青骅紧随其后。西班牙老将此时开始发力,不断刷新自己的圈速,而马青骅则没能再次跑进2分钟。最终,小马以第13圈时做出的1分58秒053结束了自己的第二次亮相,落后领跑的瓦特尔7.487秒,落后队友德拉罗萨1.4秒。再来看分段成绩,马青骅在第3段的成绩和德拉罗萨最接近,第一段也只和德拉罗萨差0.3秒左右,但关键的第二段依旧是损失最严重的分,相差了将近1秒。
不过总体来看,从意利蒙扎与德拉罗萨差1.9秒,到新加坡滨海湾差1.4秒,考虑到马青骅又是第一次在新加坡上场,0.5秒的提高不得不是好消息。如果以排位赛107%规则来衡量,他也继蒙扎后再一次进入了及格线。
赛后马青骅在满意自己表现的同时,还是强调了自己对成绩的看淡,主要任务还是帮助车队完成应有的测试,同时积累足够的经验。“车队对我没有太多圈速要求,今天能够做出这个时间,其实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应该说我很顺利地完成了所有预定计划,三次出去也完成了对空气动力套件的测试,所以基本完成了所有的任务。”
标签:三周 挑战 两个 极限 新加坡 站马 圆满 亮相 三周挑战 三周两个 三周极限 三周新加坡 挑战两个 挑战极限 挑战新加坡 挑战站马 两个极限 两个新加坡 两个站马 两个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