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田径

苏炳添与博尔特的“七步之差”,意味着什么?

苏炳添与博尔特的“七步之差”,意味着什么?

苏炳添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暨南学供图

14日,暨南学迎来了建校115暨董事会100。作为暨南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的苏炳添在上发言,“苏炳添说很开心让母校成为983学”的话题也因为他登上热搜。

网友评论截图

在今夏的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男子百米亚洲纪录,成为史上首位晋级奥运会百米决赛的选手。创造历史的成绩,也给苏炳添带来了超高关注度。

天赋之外,在苏炳添创造纪录的背后,是他一日又一日的坚持与付出。

100米要比博尔特多跑7步

很多人都知道,苏炳添的身高并不出众,只有1米72的他在长腿众多的短跑选手中显得有些突兀。

六年前,苏炳添在鸟巢参加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半决赛时,还让牙买加名将鲍威尔吃了一惊。“他看到我是个黄种人,年纪也比较小,而身材也不是特别出众,可能觉得很奇怪。后来就找志愿者问了我几句。”苏炳添此前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那场比赛,苏炳添以9.987秒的成绩历史性闯入男子百米决赛,成为亚洲第一位晋级世锦赛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也正是从那时起,苏炳添开始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亚洲飞人”的故事就此铺陈开来。

从2015到2021,苏炳添一直在不断探寻着自己的上限。9秒987、9秒92、9秒91再到9秒83……0.1秒之内的任何微小突破,苏炳添都要付出成百上千倍的努力。

在14日的发言中,苏炳添说道:“我跑进9秒83的路也如母校走过的路一样,充满了曲折和困难。我的身高只有1米72,100米要比博尔特多跑7步。我只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站到和别人同一起跑线。”

为训练改变饮食惯

苏炳添是广东土生土长的运动员。他的口音也带有明显的“广东特色”。饮食惯上,苏炳添的口味也偏清淡。他不怎么爱吃肉,每次训练完以后,都渴望吃到妈妈做的饭菜。

但是为了保证训练效果,苏炳添还是改变了自己的口味。面对运动量,不吃肉不行。东京奥运会之前,苏炳添在一档节目中曝光了自己一日三餐的食谱,早餐一般吃牛奶、鸡蛋、面包、米粉、饺子、面条;午餐和晚餐以低脂肪、低热量的高蛋白食物为主,再搭配绿色蔬菜。

值得一提的是,苏炳添基本上不吃夜宵、不吃猪肉也不喝酒和碳酸饮料。他的队友谢震业还曾介绍过,苏炳添每天晚上十点准时睡觉,而且手机要关机。就在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自律中,苏炳添创造了32岁高龄依旧能打破亚洲纪录的神话。

赛场外致力体育事业发展

在兼顾训练和比赛的同时,苏炳添也没有放弃学业。2009年,他考入暨南学,先后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18年,他正式成为暨南学的一名教师。

此前,苏炳添上体育课的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他将最先进的训练理念带到了课堂,点燃了无数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早在2018年10月,苏炳添就曾开课,为学生讲授短跑技巧。课堂上,他还亲自示范了起跑、加速、冲刺的全过程。“苏神”的体育课也被同学们称为“带风的课堂”。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苏炳添的影响力早已经不限在赛场之内。老师的身份让他有了更多传播正能量的途径,他也希望培养出更多挑战亚洲极限的短跑运动员。

转自新闻网

标签:苏炳添 博尔特 男子百米 暨南学 短跑 世锦赛

相关消息

23米23!男子铅球历史第2人诞生,击败世界第1,创下4纪录

男子铅球进入井喷期,美国名将科瓦茨投出23米23的成绩,成为历史第2人,直接击败了世界纪录保持者!2022年世界田联钻石联赛总决赛苏黎世站,美国名将科瓦茨投出23米23的成绩,拿到总冠军。这是他职业生涯首次打开23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