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田径

赓续精神血脉 再创时代荣光 百年精神谱系系列访谈——高红苗

赓续精神血脉 再创时代荣光 百年精神谱系系列访谈——高红苗

世纪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新

“百年精神谱系系列访谈”

带你读懂人“超燃”的精神谱系

重温岁月故事

解读奋斗

传承崛起的精神力量

访谈嘉宾——高红苗

高红苗,著名竞走运动员,12岁开始竞走训练,18岁获城运会冠军并打破10公里竞走世界青年纪录,1994年获亚运会竞走冠军。2001年高红苗退役,成为沈阳市运动学校教练员,二次入选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2008年,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年少有为 ——结缘竞走 一鸣惊人

高红苗:体育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展示 自己特长和机会的舞台,竞走是我的一生所爱。

女子竞走曾经是田径的强项,曾涌现一批优秀运动员,辽宁选手高红苗便是其中之一。

高红苗出自体育世家,很小就表现出超出同龄人的运动天赋。1986年,12岁的高红苗开始接触竞走训练,由此开启了她与竞走的不解之缘。

1991年,只有17岁的她在全国二城会上勇破女子竞走10公里的世界青年纪录,从此一鸣惊人,1992年获世青赛冠军,1993年获亚锦赛冠军,1994年获亚运会冠军,1995年获世界杯冠军。

20世纪90年代,她活跃在国内外赛场上,把为祖国争得的荣誉全写成了一长串奖牌。

奥运失利——无缘奖牌 伤病缠身

高红苗:战胜困难或许很容易,但战胜自己是很难的。奥运会的失利对我确实是一种终身的遗憾,但运动员这个职业就是如此,不可能所有的金牌都挂在你的脖子上。

在这样的辉煌战绩中,高红苗自信满满地期待着1996年亚特兰奥运会的到来。那时的高红苗正值竞走运动员的黄金时期。按之前的成绩来预计,她起码可以拿到一枚奥运会奖牌。

然而在运动赛场上,永远充满变数。虽然第三个冲过终点线,但高红苗却没有得到铜牌。

这场赛事似乎成为了高红苗职业生涯的一个“分水岭”。从美国归来后,疲惫、打击、伤病等积累,让高红苗一度一蹶不振,也让她萌生了退役的念头,但最终,对竞走的热爱还是占据了上风。

但令人无比惋惜的是,1999年底,高红苗在冬训中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由于训练过量,左腿外侧韧带断裂,最终无缘悉尼奥运会。

最严重的时候,高红苗的左腿要比右腿短了整整一厘米,连走起路来都费劲,就更别提比赛了。

那段时间里,不少人都曾劝过她,“还是退役算了”。然而,高红苗脑子里想的绝不是轻言放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默默地开始了漫长的恢复和调整。刻苦而科学的训练终于让高红苗收获到了荣誉。

在2001年,高红苗在九运会预选赛上轻松战胜了悉尼奥运会冠军王丽萍,成绩也超过了奥运会冠军的水平。同年8月,她又在运会上夺得金牌……

身份转换——为人师表 传递梦想

高红苗:虽然带着遗憾离开田径场,但是我的梦想并没有随着退役消退。

2001年底,高红苗正式退役,回到沈阳市体校担任基层教练,开启了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高红苗从比赛中收获了荣誉、信心,也在执教过程中体会着乐趣。每天5点钟起床,带队员出早操,白天训练,晚上指导他们做恢复治疗,日复一日。

她的敬业也是出了名的。怀孕五六个月的时候,她还骑自行车带领运动员进行公路训练,领导和同事知道了,说:“红苗,你不要命了?!”可是她却没当回事儿。分娩前一天,她还在正常上班。产假只休了38天,高红苗就又出现在训练场边。这几年,她和队员的休息日屈指可数,高红苗说:“做运动员这么多年,惯了,闲不住。”

现在高红苗所带的队员年龄都比较小,这些队员身上也凝结着高红苗的梦想,“希望她们能实现我的梦想,也许我不一定亲手把她们送到的领奖台,但能打好基础,做出贡献,我就很开心了。”

12岁开始与竞走结缘

15年的运动员生涯

20年的教练员生涯

高红苗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女子竞走事业

她曾经与奥运奖牌失之交臂

也曾备受伤病的煎熬

但乐观的高红苗

却从这些看似痛苦的经历中体会到了

体育带给她的愉悦

而她坚韧不拔的精神

也会一代一代地

传承下去

标签:高红苗 竞走 女子竞走 奥运会 奖牌

相关消息

王嘉男夺冠不易!妻子激动到胎心报警,顺利生产,儿子6斤8两

北京时间9月7日,26岁的跳远世界冠军王嘉男接受国内一家媒体的专访,透露了许多关于2022年田径世锦赛夺冠的细节,其中王嘉男还谈到自己的妻子解双铭,爆料说,当时妻子解双铭在电视机前看到自己的最后一跳之后,直接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