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游泳

日报:游泳更应依靠自己的力量

日报:游泳更应依靠自己的力量

近期,游泳名将孙杨因为“兴奋剂事件”能否到澳利亚接受外教训练被炒得沸沸扬扬。12月11日,澳利亚游泳教练丹尼斯向媒体证实自己无法继续为孙杨提供服务,其与游泳协会的合同也无法继续履行。尽管有报道称,游泳队相关人士表示孙杨赴澳训练计划不变,将联系其他俱乐及教练,但人们不免对孙杨能否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产生了疑问。

孙杨近些年在世界泳坛放异彩,除了身体条件突出、自身训练刻苦、国内教练团队帮助得力之外,也得益于他在澳利亚师从丹尼斯的集训。孙杨也曾表示这是“最适合自己的训练模式”。如果此次赴澳训练不能达成理想的成果,对孙杨这样的顶尖运动员来说,影响或是巨的。

近年来,游泳“走出去”获益良多。早在2007年,刘子歌和张琳就曾远赴澳利亚进行集训,在当地高水平教练的指导下实力幅提升,二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摘金夺银。刘子歌、张琳赴澳集训的良好效果,引发了游泳规模的“赴澳留”——随后,孙杨、叶诗文、赵菁(

微博

)、郝运(

微博

)等运动员多次到澳利亚“求学”并从中受益,赴澳利亚集训也渐渐成为游泳选手提高成绩的惯性选择。

巧借外力,是近些年游泳的制胜法宝之一,但其背后,也暴露出国内缺乏高水平教练的尴尬。

应该说,国内泳坛的“好苗子”不少,但具备世界级高水平的教练并不多。一些年轻队员由于缺少科学高效的训练,往往难以突破自身的“瓶颈”。澳利亚是游泳运动强国,拥有一批优秀的教练,在训练上有独到的方法。而我国目前还缺少高水平的世界级教练,可以说,“走出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迫不得已。

游泳曾经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过辉煌,虽然也走过不少弯路,但在培养优秀运动员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涌现出一些著名教练。孙杨赴澳训练遇阻实际上也为游泳提了一个醒:通过“走出去”方式培养优秀运动员固然是不错的选择,然而提升国内教练的训练水平也势在必行。从长远看,建立健全游泳高效科学的训练体系需要借助外力,但更根本的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标签:日报 游泳 更应 依靠 自己的 力量 日报 日报游泳 日报更应 日报依靠 游泳 更应 依靠 自己的 游泳更应 游泳依靠 游泳自己的 游泳力量 更应依靠

相关消息

傅园慧外号傅爷 比赛走错出发台转身差得练

[导读]傅园慧在队被队友们称为“傅爷”,她咧咧的性格非常招人喜欢。运动员出场时,500度近视的傅园慧没戴眼镜,看不清楚指示,竟走错了出发台。好在迅速被纠正。傅园慧在比赛中本报讯(记者 钱业)17岁泳将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