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跑鞋选择为什么要穿跑鞋跑步?相信有经验的跑手都知道答案,这个问题主要针对新手跑手。其一,人在跑步过程中,脚落地的瞬间能产生极的冲击力,这个冲击力的力度概在体重的3到5倍。着地的冲击力对脚踝、膝盖的
我觉得跑步应当是为了追求幸福。
而我理解的幸福,都是自成目的,跑步并不是为了跑而跑,而是为了享受跑步过程带来的幸福感。
我是众跑者关博,今年34岁,跑龄1年半,我从小没有运动细胞,到了33岁了才开始跑步,可以说是起步晚、基础差。
在开始跑步前,我学了一门健康科普课,课程中提到,心肺功能是一切的基础。
心肺功能可以让我们持续有效的工作,并且可以帮助我们从疲劳中更快恢复过来,而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就是最摄氧量。
如何提升最摄氧量?
课程里面提到,慢跑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能够提高心肺功能,也可以给健康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我认为既然是对健康有好处的,那就势必要坚持、发展下去,于是从那天开始我决定跑步。
跑步前做好准备
是为了将来更好的跑
由于我是一个理论派,会更加注重运动科学背后的原理,做什么事情之前,我都喜欢找到最优质的方法,提前做好规划,把该了解的都会提前做好功课,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我阅读了很多关于跑步的书,看了教学视频,甚至还花钱请了一位跑步教练,做了一次线下跑步的指导,他给我指出了我跑步过程中的问题,跑步姿势的不足,未来可能会引起的跑步伤痛风险。
教练给我的计划很简单,从3km跑起,每两个月跑量逐渐递增,逐步挑战5km、7km、10km。
跑到10KM的时候,由于自己当时知识储备不够,一味求快,总是跑崩。
更糟糕的是,2021年秋天被集中隔离,无法跑步。但是我没放弃,我在酒店里面每天练核心,练原地跑。
隔离之后,发现自己半年并没有太多提高,下决心认真训练。找到戈友一起训练,从8分配的慢跑开始,扎扎实实补足有氧耐力。
跟着戈友跑了两次8分配的15KM之后,又跟着校友挑战了一次半马,6分配,中途歇了三四次才跑下来。
由于短期内跑量激增,膝盖上方疼痛,我找了运动康复师治疗,她用专业的手法帮我按摩股四头肌,热疗、筋膜,肌贴,对症下药,伤痛很快就好了,同时我发现运动康复很有趣,开始学相关的知识,也为了更好的无伤奔跑。
同时我也意识到,跑步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的简单,要想无伤跑就得从基础做起,打好跑步基本功。
加入训练营后
成绩幅提升
我报名了跑步研社的基本功训练营,注重扎扎实实的打好跑步基础,加强身体基本功。
从3公里、5公里开始跑,慢慢我很快融入了跑者的群体中,成为一名严肃的学型跑者。
一开始跑步我只是单纯地为了健康而跑,但慢慢我发现,追求成绩也同样有趣,看着配速和最摄氧量的逐渐提升,让我倍有成就、收获颇丰,跑步也有了奔头。
这就如同爬山不是为了登顶,但是正因为有了登顶这个奔头,爬山才更有乐趣。
有的更高的成绩追求,我报名了跑步研社线上训练营——2022的半马冬训营。
说实话在报名训练营之前,一开始我是犹豫的,担心几百块钱报一个线上营,不能为我带来足够的陪伴感,没有人监督,就靠着自己的自律程度,有可能会随时放弃。
但事实证明,这个线上营没有让我失望,它给了我足够的惊喜。
训练营里每天都有教官在群里答疑,还有队长和队友们的交流和鼓励,陪伴感一点都不少。
并且训练营教会我如何科学训练,跟着13周精心安排的训练课表练,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提高成绩,还帮我补足了很多理论知识,让我理解了不同训练营的目的和原理。
结营之后,即使没有课表,我也知道如何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训练课表
教练和组员们每天都在群里交流、打卡、相互鼓励,我的训练营指导教练段勇对我的帮助特别,只要咨询他相关的跑步问题,他都能很耐心地为我做出解答。
无论是心率、伤痛、跑步姿势还是训练,甚至连一些基础的小白问题,段教练都能不厌其烦地为我做出科学的讲解,指出训练问题,不断鼓励我,给我动力,也会时不时也会给我一些压力,对我的训练提出一些要求,这让我从中受益良多。
教练线上答疑指导
在这样的科学训练的氛围下,我的成绩幅提升:入营前跑了一次6分配的半马,分了三段才勉强跑完。
结营之后,我做了几次数据对比测试,无论是半马、全马还是数据均有了很的提升。
相比之下,那些没有科学训练安排的跑友们,跑了好几年依然还是6分配,体现出了科学训练对于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训练营前后
最摄氧量的对比
5KM成绩对比
配速从五分配到四分配,能力提升明显
我用5分02的配速就可以完整跑完半马,仅仅一个冬天,配速就提升了一分半以上!
训练营的
4点经验分享
参加完13周的冬训营后,我总结的4点能力提升经验:
1、跑姿没有标准,因人而异,跑者不需要去刻意模仿精英跑者的跑步方式,跑步对于上肢、躯干、下肢都有相应的技术规范,整合起来才能形成正确合理的跑姿,要想改进跑姿,这些方面都是需要进行专项学与训练的。
2、重视训练也要重视恢复,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是对的,但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如果只是训练而不重视疲劳恢复,身体总是在存在疲劳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就非常容易引发伤痛。
3、要想无伤跑就要重视体能训练,跑步研社会安排很比重的体能训练,刚开始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安排这么多的体能训练,但经过几次训练后,身体的缺点就逐渐暴露出来了,身体僵硬紧张;
跟着课表训练,慢慢能体会到体能训练的“威力”,身体会越来越舒展,动作会越来越协调。
4、如果你是为了马拉松PB而训练,则需要进行多速度的训练方法,快慢结合,慢的时候要慢下来,快的时候也要快上去。
所以在平时训练的时候也会练乳酸跑、间歇强度跑、周末练LSD、平时训练会重视慢跑。
如果训练负荷总是徘徊在85%-90%左右的次最负荷区间,既不能有效发展有氧能力,也无法保证最强度训练的质量。
一味的进行快节奏、高强度训练,非但成绩不会得到提高,反而还会破坏训练节奏、甚至受伤。
总结
家刚开始跑步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健康,有人为了成绩。
而我一开始跑步是为了健康,但慢慢的我发现,追求成绩的进步、能力的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保证健康的同时,追求竞速,我在改变也变得越来越优秀,我感受到了一种追求的乐趣,这让我更加坚定不移的往前奔跑,为之努力,我想这就是跑步为我带来的独特体验与魅力吧!
在奔跑中,遇到更好的自己,成就最好的自己!
以上跑者来自于跑步研社的冬训营学员,他通过为期13周的训练营学,能力获得了幅度的提升,从10KM很艰难到轻轻松松完成半马、全马,并一次次的挑战半马实现幅PB,这是冬训营为他带来的成绩上的改变。
随着PB的提升,他的心肺耐力、最摄氧量、心率还有体型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这样的优秀学员只是其中之一,我们也陆陆续续报导了很多优秀学员都从跑步研社的训练营顺利结业并幅PB,其中不仅来自于他们自身的努力也得益于跑步研社科学的课程安排和体能跟练设计以及整个团队专业的教学体系。
跑步研社截止至今已经成功开办6次PB训练营(夏训营2次、冬训营4次),目前已经累计指导超过1500位训练营学员。
在刚刚结束的2021无伤PB冬训营中,一共参与250位学员,其中:实现个人PB的占比超过8成、平均PB成绩15分钟、最提升达到90分钟,训练营的平均毕业率更是在75%左右。
这个结业率即使与线下训练营相比,学员的参与度还是结业率都是数一数二的。
2022年的第三期夏训营正在招生,相比之前的训练营增加了2周训练时长,为期15周,通过科学无伤的教学原则,丰富的课程组合(开营评估、跑步课表、跑步知识、动作教学、体能训练)积极鼓励学员取得根本性提高,从而达成PB目标。
● 如果你遇到训练瓶颈,不知道如何做起;
● 如果你经常遇到训练、伤痛问题,不知道该向谁咨询
● 如果你还在担心线上训练营无法为你提供陪伴式服务,始终徘徊不敢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