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这么多年,追求过速度与,也享受到了慢跑的乐趣,因跑量不足抽过筋,因呼吸不顺岔过气,因热身不够拉伤过,也因运动过量导致跑步膝,无法正常行走,饱受伤病侵袭的我,无比沮丧和颓废,多少次想过放弃,可是康复
题记:我们的周围不乏有一些跑步几十年的老跑者,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跑步这件事是值得提倡的,也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跑步损伤膝盖的传闻,我的跑步群里面有两个60+的爷,两个人每天一个半马左右的距离,跑得不亦乐乎,好像在“较劲”一样,先不说这样做合适不合适,就这种对跑步的热爱和执着是很多年轻人学不来的,不过对于他们所谓的几十年跑龄的说法,很多人还是抱有怀疑态度的,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那些老跑者的“遗憾”。
现在智能手机普遍使用,我们所使用的跑步软件五花八门,比如华为运动、咕咚、悦跑圈、keep等等,只要我们有一个账号,那么我们从第一天跑步的所有数据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这可以让我们见证自己的成长,这种成长是肉眼可见的,而且这些软件不光能记录跑步,还能给我们一些辅助拉伸的动作,可谓是十分的全能,但是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在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家是如何记录跑步数据的?又是如何保存跑步数据的?
在询问了很多跑步多年的跑者以后,基本上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最多就是用电子表去记录一下跑步的时长,对于公里数、配速、跑步路线等等是没有办法保存的,而且这种记录每次也会清零,对于自己的跑量也就只能进行估算,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跑者实在是太幸福了,当然这种“简陋”的记录方式或许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杜绝了我们很多跑者的攀比性,也就不会像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两个爷那样,内卷那么严重,因为一旦有了数字,人的下意识行为就是去比小。
所以每个阶段的跑者都有每个阶段的快乐,保存不了的跑步数据或者也能够让跑者更加理性的跑步,这样我们受到别人的影响也能更小一些。说到这里,我们不由得找到了马拉松比赛能够最近几年流行的一分原因,一方面那就是赛道摄影能够扑捉我们比赛的照片,完赛后我们可以美美的发个朋友圈,另一方面就是记录下来的数据,也是一个向朋友圈“炫耀”的方式,体的心理活动可以是“我能跑马拉松,你行吗?快给我点赞”。总之跑步健康第一,这样才能长久。
标签: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