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次训练跑得精疲力尽以前为了取得好成绩,一天跑好几次,累了就歇,歇够继续,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五分配速,十公里,轻而易举,那时候不在乎疲劳,只要膝盖不疼,我完全可以围着操场,尽情慢摇,概因为年轻,
都说跑步伤膝盖,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已经有量的研究表明,跑步比起不运动更有助于保护膝盖,凡是膝盖受伤了,那就说明你对自己的跑步还不够负责。
要不然就是跑前跑后没有热身、拉伸好,要不然就是跑步时的跑姿不正确,要不然就是跑得过快、过量,要不然就是没有做好力量训练......
跟咚妞一起来自查一下,这9个跑步时最伤膝盖的动作,你是不是还没意识到!
01
跑前不热身
跑前我们的身体还处于一个比较僵硬的状态,各个位还没有正式进入“跑步状态”,这个时候贸然地跑跑跑,强行让身体适应剧烈的冲击,就很容易损伤,尤其是我们的膝关节。
还有一些跑友,明明拉伸了,为什么还会受伤呢?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你没有做动态拉伸!动态拉伸可以提高我们的心率,增加肌肉、肌腱和韧带的血流量,让我们的身体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接下来的运动。
而跑前做静态拉伸,反而会让肌肉的弹性降低,使你更容易在跑步中受伤!
02
步跑
有研究表示,跑步时步幅过是造成膝盖受伤的最元凶之一。
当我们步跑的同时,腿和小腿之间形成的角度也会越来越趋近于 180 度甚至一条直线,接收缓冲地面冲击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巨的冲击顺着小腿向上传递到膝关节,就会引起膝盖损伤。
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讲步幅确实能够提高速度,但是对于业余跑者来说,盲目地效防也不可取。
03
身体后仰跑
刚开始跑步时,很多跑友会用身体去适应双脚,在迈出一步后,身体才迅速跟上,结果就是脚比身体快一步反应,跑步也成了后仰着跑了。
后仰跑时,身体的重心落在腿后方,膝盖既要用力稳住上半身,又要承受来自地面的冲击力,并且冲击力也无法很好被各位缓冲掉,这样的几重压力下,膝盖受力过,就会“罢工”了。
因此跑步时,身体稍微前倾,重心放在前面,让身体带动双脚,这样双腿向后蹬时,就能够很好借力迈出,也节约了我们的体力。
04
小碎步跑
之前说了步跑容易受伤,那减少步幅、增加步频,小碎步跑起来总可以了吧?
小碎步跑的时候,步频随着提高,经常就是一只脚还没有很好落地,另一只脚却已经抬起来了,长时间这样跑,你的小腿一直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很容易形成所谓的“肌肉腿”、“萝卜腿”,膝盖也会因为长时间的紧绷发力负荷过重,而且一不小心,脚踝就会因为站立不稳等原因受伤!
05
不跑直线
很多跑友觉得,跑直线实在是太无聊了,就想要标新立异一点,一会跑左边,一会跑右边,殊不知这样已经在无形中增加了你的受伤风险!
这样弯弯绕绕的跑步,会使得膝盖在跑步时额外受到一个侧向的力,脚踝处也会因为转向而增加一个扭转的力,要知道即使是专业的运动员也会在转弯时选择减速,并且让转弯的幅度尽可能,避免受伤。
所以,为了你的膝盖,还是尽量保持直线跑步为好。
06
突然增加跑量
有些人平时跑着跑着5公里,突然想要坚持一口气跑21公里;或者是平时运动量就少,突然想要挑战一下马拉松比赛,这能行吗?
运动讲求的就是一个循序渐进,想要一口气吃成胖子是不可能的。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适应,突然增加跑量,就算咬着牙坚持下来了,膝盖也被磨损的差不多了。比起拥有让人羡慕的跑量,还是依据自己真实情况慢慢来更好。
07
随便穿双鞋就跑
一双专业的跑鞋,到底有什么用处?
研究表明,跑步时膝盖受到的冲击能够达到体重的 3~4 倍,甚至可以达到 6 倍体重。如果选择日常生活中穿的鞋,是无法有效支撑足弓、形成缓震效果的。
不同于平时走路,跑步要求下肢承受的力量更,普通的休闲鞋虽然能够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是对于跑者来说远远不够,而且过硬的鞋底也会给脚踝、膝盖等带来二次伤害。
08
受伤后继续跑
不要认为坚持就一定是好的,跑得时候发现身体有小伤小痛也要引起重视。很多跑友就是发觉自己某一处有些隐隐作痛,但是觉得忍忍还能过去,结果就跑进了医院,明明是小伤,结果酿成了痛。
要记住,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开始,要想跑得更长久,请一定要学会停下来。
09
跑完后不认真拉伸
跑后拉伸,是为了让运动后紧绷着的肌肉放来,避免造成肌肉和膝盖酸痛,影响到之后的跑步或运动中去。
而且有些人在剧烈跑步后,还可能出现延迟性的肌肉酸痛,别说继续跑步了,上下楼梯都困难!
跑后认真做一做静态拉伸,拉伸一下肌肉,可以帮助肌肉恢复,减少受伤风险,还能缓解肌肉酸痛。
跑步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蕴含了许多的运动知识。要想跑得无伤,不仅需要去认真了解跑步,更要学会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今日互动话题:
你平时跑多少公里呢?
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