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以下是您明天的训练任务。请在明天完成30-60分钟快走或者慢跑训练。您可以下载跑步软件记录自己的运动(咕咚app、keep、悦动圈)。如果您有心率手环/手表,可以参考下文的心率推荐表格。心率区间推荐表:横坐标:年
老王开通视频号啦!
▲关注老王,每天分享一点跑步小知识▲
作者:老威修斯_宋伟江
来源:老威小屋( ID:laoweixiaowu)
“ 做不了天气的主,但我们可以做自己的主。”
春季美好,但也是一年当中起污染概率比较高的季节。昨天开始,天气进入轻度污染的状态,今天差了。
这个天气是老天管的事情,我们管不了。
但我们可以管理自己。
室内力量训练正当时
一直对那些一年到头只是在奔跑的朋友们瞎操心:总是这样奔跑,不加强力量训练,身体不会受伤吗?
跑步的教练们几乎不会否认一个观点:为了跑好步,你要加强力量。
换言之,力量本身就是跑步的基础条件之一。平时对它忽略,已经很不应该了。如果安排专门的时间加强力量,跑步成瘾的朋友,会认为“本来可以用来跑步的时间”,竟然用在了“不务正业的力量练”上,会感到浪费时间。这样理解就有问题了。
我们很多人,其实训练的时间都是在生活中“匀”出来的,跑步的时间因为动辄一个小时以上,匀出时间本身就不容易,而室内训练,安排时间却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无论外面天气如何,也不管是阳光普照,还是伸手不见五指,在室内做力量训练,都是可以进行的。
甚至,可以在看电视的时候进行。
在外界天气不好的时候,在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在比较清新的空气中进行力量练,不是非常合适的事情吗?
力量训练:徒手是个好方法
徒手自重练,是老威最推荐非专业练健美人士使用的。
日常可以随时展开的项目:深蹲,肘膝对侧碰,平板,俯卧撑,以及全身运动的波比,开合跳。
这些动作中,深蹲,肘膝碰,波比,开合跳等,独属于全身肌肉群运动,健身效果与跑步类似,都能有效刺激心肺功能——换句话说,从表面的生理指标来衡量,就是可以看到心率有明显上升的现象。
而平板,俯卧撑这些动作,相对而言,不容易看到心率的爬升。所以,这类运动对于的肌肉力量有明显的帮助,对心肺刺激比较小。
徒手力量的好处:
1、随时随地可以实施;
2、安全,没有什么东西会掉落,免除对物件乒乒乓乓地砸落地板的顾虑,除非你自己不小心摔倒;
3、强度容易控制,基本以自己的100多斤体重为限度;
4、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对于以健美为目标的朋友们,这个建议负重太小,不合适。不过本文是针对跑步为主的朋友们。跑步和练健美,在运动形式上,压根不属于同一种类型,不能相提并论。
力量练课表示例
从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上来衡量,基本以40秒运动,20秒交叉进行这样的节奏。这个节奏与我的运动手表所给出的运动建议是吻合的,这样我可以在计时上借助它——即使动作没有遵循它,但计时有起、停的提示,就会很容易掌握节奏。
也可以用完全式计时的,如开合跳这种与跑步内涵比较接近的,一般3-5分钟一组,而不遵循40秒——20秒这种节奏。
针对下文的举例,提醒几点:
1、可以全轮流做完,也可以抽取其中几个重复,或不同组合。根据实际情况和训练不同阶段的需要,自行裁定。
2、量力而行。宁可少做,也要把动作做规范,如果动作变形,宁可不做。
3、避免间歇太长。尤其在无氧训练中,间歇过长,肌肉刺激作用打折扣,是抵消训练效果的敌。
4、力量性练中,心率都不一定很高——因为无法长时间坚持,所以形成休息的间歇,心率会很快回落。体质越好的人,休息时心率回落得越快。
1、自由式热身
(1)、方式:前屈双臂伸展画立圆,或原地跑步,或其它适度伸展;
(2)、持续:3分钟;
(3)、强度:心率1区或以下;
(4)、休息:无,直接进入下一节目。
2、平板(心率不高,但是肌肉感受强度比较)
(1)、方式:
方式A:经典的肘、足四点式平板支撑;
方式B:侧平板,一臂支撑地面,身体一侧向地面,支撑臂与身体和地面构成三角形。支撑臂伸直,或者屈肘,强度不同;
(2)、持续:40秒(体力好者1分钟),休息20秒(持续一分钟者休息30秒)间隔;
(3)、组数:4组或以上;
(4)、休息:4组完成后,休息30秒进入下一个节目。
3、波比(强度很)
(1)、方式:
方式A:标准波比跳。向后伸展和收拢都是跳的形式,并且以向上跳起结束。
方式B:有一种变化比较流行,叫做简易波比。伸展不是跳开,而是两脚先后迈向后方,也可以略向上跳起动作。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避免了跳开和跳拢,对腰膝的震动比较小,而且气息也比较均匀,我非常喜欢这种做法。通常我会身体展开后,加一个俯卧撑,再起立。反复进行。
(2)、次数:40秒约可完成6~8个,休息20秒;
(3)、组数:4~6组(绝分人可能不一定做得下来,坚持到动作不变形的最多次数)
(4)、休息:全完成后,休息1分钟进入下一节目。
4、深蹲(徒手,中强度到高强度有氧)
(1)、动作:深蹲至接近腿水平,快速起;(小腿角度不要小于90
(2)、持续:40秒,一般可以做50次左右,休息20秒;
(3)、组数:4~6组;
(4)、休息:完成后,休息1分钟进入下一个节目。
5、卷腹(需要瑜伽垫)(强度中等)
(1)、动作:
动作A、平躺,提膝至小腿与地面呈平行状态,头抬起,背支撑,固定,静止;
动作B、屈膝,卷腹起,手摸膝盖;
动作C、瑜伽垫上坐姿,略后仰。手在身后支撑,提膝至腹前,伸直。反复。
(2)、持续:40秒,休息20秒;
(3)、组数:4~6组
(4)、休息:完成后,休息1分钟。
如果有体力,可以把“二”到“五”全都再来一遍。我个人体会,两轮就是很的运动量了。
6、俯卧撑(无氧或有氧,不关注心率)
动作:俯卧撑,根据宽窄、支撑点靠腰和靠肩,手足支撑和手膝支撑等要点,可以演变出很多花式。以完成时手肩一条线为例。
7、如果家里有哑铃,也可以加一轮重量哑铃(无氧,不关注心率)
动作:屈臂,上举,侧举,飞鸟,仰卧上推等;(本文针对健身减脂,非专业的健美训练。如对健美有需求者,请咨询专业健美教练。我练这些科目更多是青少年时期练武术中专门针对力量的练,不是专门的健美课件)
时间:20秒一组,间隔10秒。
休息:无
8、放松
动作:原地跑,或室内乱窜跑,或开合跳
时间:5-10分钟。
全训练结束。
室内力量练的注意事项
1、与跑步不同的是,跑步是相关联的肌肉在紧张和放松之间交叉进行,所以,有时候慢慢跑,作为一场中强度跑的开始,是比较安全的。但力量练因为基本上都是“保持肌肉紧张状态”,所以事先一定要活动开,也就是说开始的3~5分钟的热身活动很重要。
2、力量练都不是持续性的动作,实际都形成了一个一个小的间歇性组合。只要有了间歇性,就意味着心率都有快速回落的机会,而且体能越好的人,心率响应越敏感,一旦休息,就会快速回落。
所以,力量练过程中,总体心率都是很低的。而一般运动表计算消耗热量是以心率为基础的,所以显示的热量消耗也比较低,不必灰心。更不必质疑你的心率设备是不是失准。
3、动作的“到位”远比做的组数多寡要有意义。哪怕少做几个,也要把动作做到位。
4、休息的间歇太长,使效果打折扣。所以,一般练力量的人都会用设定计时的方式,来督促自己。40秒间歇20秒的节奏,是比较通行的。如果一边做,一边聊天,那样的力量练基本上收效很少。
5、肌肉群的力量练对于心肺系统有刺激作用,但小肌肉群(有的人美其名曰“雕刻”)其实对心肺系统基本上没有帮助。好在本文所对应的是跑步的人,跑步本身就是很好的心率训练手段。所以,采用这类力量练的人,应该本来就不缺心肺训练(跑步)。
6、不要动辄“雕刻”。实际上,对于以跑步为主要爱好的人而言,既没有“雕刻”的兴趣,也没有“雕刻”的本钱。致就是以还算匀称当个追求吧。
平时不拍运动中的照片,就用几个月前的照片当个实例。
7、要吃东西。虽然我们知道,浪吃浪喝是健身的敌——只要管不住嘴,基本会失败。但是合理补充和浪吃浪喝毕竟不是一回事。“管住嘴”和“节食”也不是一回事。
对男人来说,我认为能管住酒杯,就足够收“管住嘴”的成效了。管住了酒杯,基本不用担心一日三餐,更不用可怜兮兮地在那里“节食”。
节食的人也许也会,但总显得病恹恹,了无生气。老威不乐见。
力量练尤其要在乎补充。有的健身发烧友喝各种专用的营养补充品。我认为非专门练健美、练青蛙腿的朋友们,不必把自己搞得这么累,老威向来对这些事情不是很感兴趣。我认为力量练后补充必要的碳水,以及平时适当注意补充蛋白质,这些都是可以的。
8、要做拉伸。跑步后要做拉伸我们都知道,力量练后同样也要做拉伸。可以在垫子上做各种拉伸。
俗话说,拉伸都不会,健身也白费。
拉伸也不是随便胡拉一气,在网上有的热心的网友共享了很多手法,可以借鉴。
在室内拉伸其实很好,因为有垫子,很多拉伸可以在垫子上完成。跑步回来后的拉伸,也可以跟力量练后的拉伸通用。
(下图也是几个月前的老照片,请原谅我拍人无数,拍自己几乎没有。难得拍一次只好重复引用。)
我对力量训练的体会
1、虽然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并非跑步,但是力量训练,对于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有意义,甚至都不可或缺,对跑步的意义也是如此。
2、除了肌肉群参与的动作(如波比之类的),一般常规的力量练(如哑铃曲臂等),对心肺系统几乎没有什么促进作用。这点既是常识,也是被我自己的训练记录,多次证明了的。所以我始终鼓吹,练健身的人也该跑步,练跑步的人也该练力量。
3、对众跑者而言,一定要摆脱“把时间用在跑步上是正当,用在跑步以外则是浪费”的错误观念。不要今天预计的运动时间没有跑步,而是做力量,就认为自己虚度了,那真的太偏执了。
当遭遇不良天气时,加强力量训练,正是时候!
4、力量训练本身也是训练多样化的一种。个人切身体会,这样的节奏,对于提高效果,非常有益。
作者:老威修斯_宋伟江,个人公众号:老威小屋。跑步和健身爱好者, 崇尚“科学训练,合理饮食”的健身原则,倡导戒烟断酒的生活方式。跑步以提高健康水平为主,以适当追求竞技能力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