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以下是您明天的训练任务。请在明天完成30-60分钟快走或者慢跑训练。您可以下载跑步软件记录自己的运动(咕咚app、keep、悦动圈)。如果您有心率手环/手表,可以参考下文的心率推荐表格。心率区间推荐表:横坐标:年
老王开通视频号啦!
▲关注老王,每天分享一点跑步小知识▲
来源:江南100(ID:jnybxls)
“30岁的时候,你认为跑马拉松没问题,50岁的时候你犹豫了,80岁老掉牙的你觉得不可能了。
然而,总有这样的人,你犹豫的时候,他们做到了,你认为不可能的时候,他们还在坚持......"
60岁前要完成100个百公里!
59岁的跑步达人施建中——黄岩穿山甲,他被誉为台州越野跑领路人。每天跑一个半马,隔天休闲骑行,还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60岁之前完成100个百公里,如今已经跑完了95个百公里。
施建中跑过10多个,还跑进了世界顶级极限耐力越野赛事。每天,他都乐此不疲地穿梭在各种山间小道上。从2009年起始,他参加半马,全马,路跑及山地越野等赛事共计178场次。
1997年,施建中和家人去新马泰旅游,玩了半个月,回国后过了一个多星期,体力都没恢复过来。那时就下定决心,坚持跑步锻炼身体。这一坚持,就是近20年!从开始几年训练,每天3点半起床,4点开跑,到现在平均每月跑量达400公里左右。
2017年,施建中参加日本“信越五岳”百英里越野后,他在日籍华人跑友“老网叔”的鼓励下,萌生了在有生之年完成场百公里的梦想。对于这个梦想,施建中胸有成算,细细数来,他至今已完成100公里,100英里,200公里等越野赛+10小时,12小时,24小时场地超马赛,总共计95场次(除3场次由于伤痛和其它因素退赛外)几乎全都安全完赛。另外还完成了83场90公里以下的山地超级马拉松赛事。
对于完成100个百公里的目标,叔年复一年地坚持着。
2020年的疫情,给特别喜欢户外运动的跑友们都带来了噩梦!为响应号召,施建中宅家闭门修练。3月14日10点,他在家30平米(长8.6米,宽3.6米)的客,昼夜连续绕圈奔跑了203.15公里,用时22小时44分38秒。这是他首次成功挑战,客绕圈200多公里的记录。
如今国内疫情近期有所反弹,为保持训练,施建中一天半马,一天骑行,反复坚持训练。
对于施建中来说,跑步就是享受人生乐趣的最好方式,他步履不停的奔跑着,沉浸在跑步的快乐中。
跑步是他每天的第四顿饭
61岁的深圳跑友昌普,身高170,体重135斤,而他在50岁的时候,体重195斤,高血压180,低血压130,医生告诉他,再不住院接受治疗,生命将会有危险。
为了挽救不堪重负的身体,昌普在50岁时开始跑步,一年以后,他就减掉了30多斤体重。到现在,他的体重稳定在130斤左右。
2007年,昌普和朋友参加了上海马拉松,连滚带爬跑了5小时19分钟,之后一个星期走路都是螃蟹步,那时候他说再也不跑马拉松了。就这样过了两年,昌普没有再参加马拉松,但令他重燃斗志的,是他的儿子。
2009年昌普儿子高考,他对儿子承诺:“如果你能考到北京去,我就再跑一次马拉松,如果你能考到好学校,我就一定跑进4小时。”
随后,昌普开始了“疯狂”的备战,3个月的时间,每天20公里,在香港马拉松赛中,昌普跑进了3小时27分,这是他最好的马拉松成绩。而他儿子也没让昌普失望,考进了北京外国语学。
如今,昌普已经退休,过上了想跑就跑的日子。深圳的笔架山公园,沿海道、小区周边,昌普用跑步感受着深圳的一点一滴。无论刮风下雨,甚至是刮台风,昌普都会坚持出门跑步。
在昌普看来,跑步是一种修行,已经是我生活的一分,就像每天的第四顿饭。
70岁完赛168公里!退休后完成100个全程马拉松!
辽宁抚顺的70岁老太太王桂兰从50岁退休后开始跑步,直到今年,已经坚持了整整19年。在2021年江南百英里赛道上,她用时40:30:11完赛168公里,创下了赛道新的高龄完赛记录。
路上遇到的小伙们都不得不佩服她,当她亮出后,家都惊呆了,“你都是我奶奶的岁数了,怎么还能跑的这么快,太牛了!”面对家的好奇疑问,她气定神闲,非常坦然,因为她知道这是自己日积月累的跑步训练成果,才能在不设限的江南百英里赛道上绽放光彩。
只要功夫练到家,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这是王桂兰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王桂兰日复一日的坚持跑步训练,平时每天都在山路上跑20多公里,每周六参与长跑俱乐的集体跑步活动,只有遇到冬天冰雪天气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就跑公路,一年平均7个月跑山路,5个月跑公路。
除了马拉松,王桂兰还乐于参加登山活动;她也参加过48小时挑战极限赛,经历48小时的不眠不休,连续跑了208圈成为女子第一名,连年轻的体校学生都跑不过她,即使她跑得并不快,但她最的优势就是坚持到底,即使跑不动了也依旧连续不停地走。
2019年,王桂兰参加包头马拉松的前一天,身上长满了水泡,还有点发烧,吃了六神丸后,坚持第二天跑步,跑步的每一分一秒都是煎熬,但她还是坚持完赛,用时5小时20分,也是她跑马以来最慢的成绩。当然,带病参赛并不值得提倡,但我们为她的坚持不懈精神所深深打动。
王桂兰说,人到晚年,不能给社会做什么贡献,便格外珍惜晚年的美好时光,在王桂兰看来,只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就能跑步上山,享受绚丽灿烂的夕阳人生。
凌晨四点起床,84岁的他坚持跑了30年!
他叫汤伯成,今年84岁,几乎每天坚持凌晨四点多跑步,这早已成为一种惯。
从1986年开始,汤老便一直坚持跑步,至今已经31年。
2016年,汤伯成站上半程马拉松的跑道,从天安门出发,以2:19:54的成绩顺利完赛,在2万多名跑者中排名第7372位,他用自己最惯的方式,庆祝耄耋之年。
30年前,汤老被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别说马拉松,就连50米都跑不了。生病住院以后,医生劝他加强锻炼,然后他就围着医院的病房跑步。三个月后,他的身体好了很多,用药量也减了一半。
曾以为自己只能活到60岁,却不曾想跑到80岁。如今的汤老,已经战胜了疾病,跑步的身体格外健康,最近汤老还组了一个“老中青”跑团,带动街坊邻里一起跑步。
他始终强调,跑步不为别的,纯粹是为了健康。他说:“只要两条腿能行,肯定继续跑。”
坚持跑步的原因自始至终都来源于深沉的热爱。愿每一个跑步的人,都能够乐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