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次训练跑得精疲力尽以前为了取得好成绩,一天跑好几次,累了就歇,歇够继续,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五分配速,十公里,轻而易举,那时候不在乎疲劳,只要膝盖不疼,我完全可以围着操场,尽情慢摇,概因为年轻,
“老刘,你又走路了?”
“是啊,我们走!” 老张反应热烈。
“不,不,我已经走了一个星期了,我的脚疼死了。”
当老张和老刘听说走路锻炼能使他们长寿,他们就安排每天一起锻炼,可是,老刘坚持走了一个星期,腿就成了问题,走得越疼,只好放弃。
老刘不禁想知道,走路锻炼真的有益健康吗?
众所周知,散步是一种比较容易达到规律运动的方式,坚持散步对人们的健康状态也是有好处的。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坚持走路锻炼,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伤害到自己呢? 或许你走错方向了!其实,只要我们多注意一点,就能让自己的健康受益一生。1.保持正确的姿势。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惯:每次跑步前总是惯性地调整一下身体姿态,然后再开始跑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散步吧~
1.只要开始散步,你的身体就会受益
步行锻炼身体的想法早已深入人心,但是能够坚持下去的人并不多,有的人因为“懒”而几天后就放弃了,有的人因为走得越来越多而累了。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走着走着就觉得全身酸痛,甚至有些人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慢性疲劳综合症。这种疾病是怎样发生的?怎么治疗才能缓解呢?事实上,一旦你开始走路,你可能会变得更健康。
美国临床运动生理学教授。 奥尔森博士说:“在我所研究的范围内,人们每天都需要进行身体活动以维持健康和提高生产力。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每天坚持做10分钟就会受益无穷。 奥尔森博士通过“时间线”将锻炼的实时益处形象化。
当你开始走路时,你会感到精力充沛,你的肺功能会更好,你的身体会开始燃烧脂肪。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内新陈代谢加快,热量增加了。这时人就需要补充能量来满足自身需求,于是就出现“能量代谢综合征”。 经过一个小时的步行,免疫力就会建立起来,身体会明显感觉好起来,压力也会减少,脂肪也会被燃烧。
经过一天的步行,肌肉开始得到重建和加强,心血管健康得到改善,人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工作和学的效率得到提高。 如果每天坚持走一小时以上的话,你就能在一个月内将血糖降至正常水平;如果不运动的话,你还可以从一年前就开始锻炼了,这对你来说是一件好事! 步行一周后,糖尿病的风险可能降低,耐力可能提高,身体可能开始变得苗条。
经过一个月的步行,身体变得更强壮,脂肪开始下降,脑变得更灵活。 这是因为每天坚持走一小时的缘故:如果每天步行两小时以上,心脏就能将血液中量胆和甘油三酯排出体外,从而使血管弹性增加;同时,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 步行一年后,耐力会增强,心率会减慢,预期寿命会延长。
在2021年,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增加了步行对健康有益的证据。 马萨诸塞学、阿莫斯特分校学和其他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中年人多走路有助于减少死亡风险。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医学》上。研究人员对335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测试后发现,经常走和少走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死亡率增加。 与每天行走7000步的人死亡风险降低55%72%,但每天行走>1000步的人死亡风险没有进一步降低。
因此,每天步行7000到9999步最限度地提高了健康效益。
二、每天散步有什么好处?
在2021年《美国退休人员协会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对走路锻炼的好处进行了科学论证总结。
减少死亡风险:研究发现,40岁以后,每天走8000步的人比每天走4000步的人死亡风险低51%。 在美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心脏病、癌症等疾病。如果你能坚持走5000步,那么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这意味着你可以减少生病和伤害。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其中,走路强度对获得的健康受益没有影响。
增强记忆:散步可以增强脑海马体,激活脑回路,从而提高记忆力。 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坚持走30分钟能让人更容易记住一些重要信息,比如“我是谁”,“我们在哪里”等。此外,还可使人变得更加聪明,并减少抑郁情绪。 为了显着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建议一周三次,每次步行至少35分钟。
帮助人们减肥:坚持散步可以帮助人们减少体内脂肪,坚持健康的饮食。
保护视力:多项研究表明,每天散步1小时可以降低老年人患白内障的风险,经常散步的人患青光眼的风险比不运动的人低73%。
改善睡眠:年龄在50-75岁之间的绝经女性,如果每天早上步行30分钟,入睡困难的发生率可以降低70%左右。
4、减轻压力:60-90岁的人坚持散步,有助于提神,缓解心理压力;
预防抑郁:每天用一个小时的步行和锻炼来代替一个小时的卧床休息,可以26%26%抑郁风险。
更容易坚持:走路锻炼很容易,长期坚持可以帮助人们维持行动能力能力和独立生活。 同时,还能使人变得更加健康快乐,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更快康复:每天步行30分钟就可达到预期目的,而且不影响其他工作与学。 老年人的身体可以自由活动,他们的生活质量自然会有很的提高。
不同的走路方法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值得了解。
散步有很多好处,不同的走路方法对健康有不同的好处。
1、失眠:夜间行走缓慢。
为了改善失眠,睡前慢慢走30分钟,睡前休息15分钟,这样可以起到镇静催眠的效果。
或者在傍晚的时候慢慢地走,然后加快步伐直到出汗,这时你的身体刚好感到累了,但是感觉很舒服。 每天坚持走5公里以上可缓解失眠症状;如果坚持的话,还可以有效地预防中风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同时对高血压有一定的治果。1.步行时不要突然加速或减速。 这样走2-3个月可以改善多数失眠问题。
2高血压:双脚走路。
如果你有高血压,在走路和运动时,用你的脚踩在地上,并且小心不要先踩在后脚跟上,因为这会导致你的脑振动并导致头晕。
高血压患者最好长期运动,每天半小时至1小时,每周5至7天。 另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经常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二、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三、多进行慢跑和走等有氧运动。四、控制体重。五、保持良好心态。 刚开始走路锻炼的时候,可以先散步,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渐加快走路速度,建议微微出汗,不要觉得累,停止后3-5分钟内心率就可以恢复正常。
例如,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运动时心率一般不超过120次/分钟。
3、颈肩腰痛:双手向上,迈步;
对于颈椎不好的人,建议举手投足,稍微向两侧伸展。 如果是颈椎间盘突出或者椎管狭窄等疾病患者,则需要坚持做这个姿势。因为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颈椎病或腰间盘脱出,所以最好不要弯腰抬腿走着走。这样很危险! 这种举手走路能有效锻炼颈肌肉,缓解肩椎疼痛。
对于那些经常背痛的人,建议步行锻炼,收紧腹和背肌肉,同时明显摆动手臂。 如果你是一位腰肌劳损或者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那么不妨试试以下两种摆臂走方式:1.在膝盖上前后摆30°,左右摆60°,这样就会感到酸痛了。 这种摆臂走可以增强背肌肉,缓解背痛,对肩、颈和腰都有好处。
4.关节病:脚后跟先着地。
如果你的关节病有问题,建议先用脚后跟着地,然后用你的脚趾推动你的身体向前,越高越好。
这种散步的方法可以加强足和踝的肌肉韧带,还可以增强下肢的力量和韧带的韧性。
建议关节病患者以每分钟30-40步的速度开始行走,然后慢慢加快,只要关节不感到不舒服。
5.胃肠病:揉肚子。
如果你的胃肠病有问题,可以在走路的时候用你的手做一个旋转的动作来按摩你的腹,每一步按摩一个星期,以每分钟30-60步的速度逆时针旋转。
你也可以用扭胯走,当你走路的时候,你的腰和胯可以更多的移动,使你的身体有节奏的移动,这可以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降低直肠癌的风险。
4.熟练地走路,记住4点很重要
除了走路的方式,走路还有很多的学问。 如果你不了解这些知识和技巧,就会走很多弯路。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呢?首先要学会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行走方式。其次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要想最效益地发挥走路的优势,要注意以下四点:
首先,在运动前进行热身,提前打开身体关节,防止关节因为缺水而容易磨损,导致身体活动受限,损伤关节,影响锻炼效果。
其次,不要在路边行走,因为这样更容易吸入更多的尘土和有害气体,会影响肺和心血管的健康。 第三,尽量不坐公共汽车、地铁,因为它们会造成空气污染。第四,最好选择步行或骑车运动方式。如果是徒步的话要注意避免摔倒;骑自行车时要保持身体平衡。 散步锻炼时,建议选择安静、干净的地方,如公园、体育场等。
路面最好铺在草地、乙烯基和土地上,而水泥地和泊油路等坚硬的表面则应避免,以防止反作用力造成膝盖损伤。
此外,不要采取太多步骤,否则很容易撕裂腿韧带或抽筋。 如果是想在运动中保持身体平衡,建议选择中等速度,以每小时50公里左右为宜;若觉得自己步幅过的话,可以多做一些有氧训练。这样才不会影响肌肉力量和耐力。 同时,步走会加重膝关节不好的人的关节损伤。
因此,走路锻炼的时候最好是小步走,刚开始走路锻炼的时候,不要走得太快,要循序渐进,以免因为过度运动量而导致膝盖、小腿受伤。
最后,不要停下脚步。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就应该经常锻炼,坚持走着走着就可以了。但不能走得太急。因为有些人可能会感到累。 最好的建议是连续步行30-40分钟,以每秒2步的走路频率和每天7000步的速度进行,以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不要盲目跟风,尤其是老年人或身体不好的人。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身体的全面发育。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肥胖等。 如果你想在身体和心理上更健康,试试走路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