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田径

这几位上海冬奥选手,来自田径场!

这几位上海冬奥选手,来自田径场!

北京冬奥会的雪车比赛,将出现上海运动员的身影。他们肩负的使命、家乡父老的期望,挑战自我,超越极限,为国争光。可能很多人还不了解,邵奕俊这几名上海运动员是跨界跨项投身雪车项目的,为此,他们付出了比旁人更多的心血。

图说:“相约北京”2021/2022雪车和钢架雪车计时赛刚刚在雪车雪橇中心结束 新华社图

增重20公斤

2015年雪车队组建、来上海跨界跨项选材时,家对这个项目一无所知。很多人都没见过雪车的样子,更别说该怎么玩了。按照选材标准,雪车选手要求爆发力好,力量足,在上海二体校标队的就被选去了。被挑中的运动员先是在沈阳体育学院集训,然后去北京集训,筛选出最合适的人选。最终,留了下来。

雪车项目和其他运动不同,对运动员和车的重量配比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因为选手自重达标,才能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推动雪车。刚去时,高个子的体重不满90公斤,增重至110公斤。“因为如果你自重轻,就得在雪车上加磅数,这样车推起来肯定慢。”的标教练严颖解释,爱徒跨项雪车后,他一个田径教练对这一冬季项目做了不少研究。

图说:2018年,雪车集训队成员亮相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

男孩到男人

跨项前,练了六七年标,转到雪车队后,训练强度很,上下午都有计划,一时不适应。“他去的时候不满20岁,雪车对速度和爆发力的要求非常高,而且他是作为主力推车手培养的,要和最强的舵手配对,所以练得非常辛苦。”严颖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过程,因为正从青少年的训练状态向成年运动员转变,加上年龄小,思想上有些波动,完全正常。

跨项雪车后两年,和李纯健合作,参加了在加拿举行的全国雪车锦标赛两人车比赛;之后,在德国举行的2018-2019赛季世青赛上,他与队友合作,夺得四人车U23年龄组别的冠军。最近见到,严颖发现“我们的小长了,成熟了”。对师父说,他现在训练非常专注,是因为心里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是要在北京冬奥会上,为雪车项目争光添彩,不辜负的培养、队伍的付出、同胞的期待。

图说:雪车队在比赛中 图IC

撞出脑震荡

在雪车队的队友邵奕俊同样是从上海走出去的。在韩国平昌,邵奕俊成为第一位走上冬奥会赛场的上海运动员,他和队友一起,在四人雪车上获得第26名,这是雪车首次滑上冬奥赛场。而跨项前,邵奕俊是一名颇有前途的铅球新苗,师从奥运冠军隋新梅,那时上海小伙从未想过,自己能驾驭如此惊险刺激的高难度冬季项目。

“从没滑过雪,也没滑过冰,到现在也没滑过,而且我还恐高。”说起自己的跨项故事,邵奕俊总爱这么开场。这位上海小伙原本的梦想是登上奥运会田径赛场的领奖台,结果在他面前,冬奥会的舞台盛情拉开幕,人生突然开始加速。

虽然人生拐了个弯,邵奕俊并没有迷失方向。在雪车队,他因为爆发力强、身体灵活,被选当舵手。1900米的赛道,前30米靠4个人共同努力,后面1000多米就靠舵手掌舵。邵奕俊明白,舵手最需要的,是吃苦耐劳和善于应变。雪车风驰电掣,四人雪车的最快时速可达140公里,这意味着比赛或练中,运动员稍有不慎便会受伤。一次次训练中,邵奕俊不断尝试与这辆小小的雪车融合,甚至有回还被撞出脑震荡。

图说:雪车队在比赛中图IC

家是避风港

弟子经历的挑战,隋新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过,她知道这些困难都不能阻止弟子冲击冬奥会的决心,师徒每次交流,她都尽自己所能,在心理上给他安慰和指引。

“我跟他说,你被撞了,一定是技术环节没有做好,必须回去仔细抠。舵手是一辆车的灵魂,什么时候提前加速,什么时候拐弯,都要和教练做好沟通。”让隋新梅欣慰的是,小邵对自己的要求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严格,“因为项目刚刚起步,雪车队聘请了外教,每次训练或赛后研讨,他都会跑到前排,拿着笔记本记下教练说的话。”雪车有许多专业术语,要保证领会教练的意图,就不能依赖翻译。邵奕俊遂自学英语,阅读量的雪车专业书籍,甚至还去补充了相关物理知识。

在平昌冬奥会代表上演雪车首秀后不久,邵奕俊却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家对邵奕俊来说,满是爱的记忆。进了二体校后,他有了运动员津贴,但从不乱花,而是把工资卡交给妈妈,自己只留点坐车的钱。邵奕俊的爸爸老来得子,对儿子特别宠爱,父子连心,这个消息对小邵好似晴天霹雳。

图说:雪车队在比赛中 图IC

为了尽可能不影响邵奕俊训练备战,上海市体育和二体校都给予他许多温暖。小邵父亲病逝时,隋新梅正在外地带队比赛,她就让爱人代表自己去参加追悼会。这些年,隋新梅保持着与小邵的沟通,就像一位母亲,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邵奕俊很顾家,只要队里放假,他就回家帮妈妈带几天小外甥,接送孩子上学,他也知道,我们是他的后方、避风港,有什么难关,都能闯过去的。”

让二体校领导、教练和队友欣慰的是,不久前邵奕俊成为一名光荣的员,这让他更珍惜自己得到的机遇,肩负的使命。隋新梅鼓励弟子:先做人后做事,既然你是雪车队伍的领头羊,就要做好榜样。此刻,她想起邵奕俊刚进铅球队时的情景:虽然要将手里5公斤的铅球换成7.6公斤的,这个身体单薄的孩子却拿出不畏挑战的劲头,“他一定会在自己的梦想道路上走得更远”。(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金雷)

图说:邵奕俊

记者手记|舞台

平昌冬奥会,最后一个比赛日,男子四人有舵雪橇,邵奕俊作为舵手带领队登上冬奥会舞台。对上海冰雪项目来说,这是历史性的一刻,雪车队成为冬季项目中,跨界跨项选才政策最的受益队伍之一。

2017年以来,先后有8名上海运动员入选雪车集训队。目前在队,除了邵奕俊,还有、应清、甑恒共四名上海运动员入选备战北京冬奥会,他们都是从莘庄田径基地走出去的。邵奕俊如今担任雪车队队长,应清出任雪车女队分量最重的舵手。这些选手跨项成功,有自己的努力、教练的培养,同时也证明,从更广的范围来说,田径是跨界冬季运动的第项,是冬季项目选才的富矿。

图说:2018年平昌冬奥会,四人雪车队首次驶入冬奥赛场 图IC

代表上演雪车首秀后,邵奕俊说:这是他和队友四个人的一小步,却是雪车的步。因为它改变的不只是自己的体育人生,更是圆了冬奥会的梦想。上海市体育与体育总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签订雪车队合作共建协议后,去年疫情期间,上海也主动承担、全力保障队在沪的封闭集训。

北京冬奥会,是首次在家门口主办冬奥会,在雪车项目上,邵奕俊等上海选手担负着更的责任,也带来更的希望。平昌冬奥会算是初体验的话,那么明年2月的北京冬奥会,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雪车选手,将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我们有硬件最棒的赛道,最细致的后勤保障,最热情的现场观众,期待邵奕俊和他的队友全力以赴,放手一搏,展现雪车的风采,展示上海运动员的风貌。(金雷)

标签:北京冬奥会 邵奕俊 田径 隋新梅 雪车队

相关消息

因2次退赛被骂12年,退役后没工作的刘翔,如今怎样了?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110米跨栏赛场上,一个黄皮肤的亚洲人创造了奇迹。刘翔一飞冲天夺得金牌当年的刘翔以12.91秒的傲人成绩斩获金牌,也彻底刷新了世人对田径的认知。刘翔一飞冲天之后,成为国人眼中当之无愧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