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如果你认识很多跑者,那么你一定不难发现,家平时跑步的距离都比较“整齐”,基本上都是整数距离,比如跑者喜欢打卡的10公里,基本上都是不多不少。不过有时候我们在家附近跑步的时候,不难发现在跑完10公里的
有人说跑步会上瘾,一天不跑就浑身难受!
作为跑者中的一员,说实话,这种感觉我是没有的。
我认为能坚持下来肯定是把跑步作为一种惯融入到生活中了。在惯未养成之前,就是靠制定计划及严格的执行来完成的,可以称之为自律。
无论是晨跑还是夜跑爱好者,好多人都喜欢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来进行的。一般都是在自家的小区或者附近的公园及校园体育场之类的。
毫无疑问,一般都是公共场所,虽然是露天的。
那么问题来了,当疫情爆发,家都战战兢兢的时候,你会为了所谓的“瘾”和“自律”下去跑步吗?
我想这个问题,家有不同的选择是因为对危险的判断不同造成的。
如果和武汉一样,病毒刚来那时候,家对于未知的恐慌以及管控力度超级等原因,我想是没人下去跑步的。
因为那时候,家认为跑步这种算是中高强度的运动是不能戴口罩的,加上恐慌的支配都会认为不戴口罩在公共场所乱窜,被感染概率太高了!
这个时候家说啥也不会下去跑步的,就算瘾再!
对于疫情已扩散的区域坚持跑的人来说可能是以下原因。
从疫情第一次爆发到如今已有近两年时间了,因为一次次的“幸免”,以及新闻报道中治愈率的提升家对于新冠病毒已经不再恐惧如初了。或者说出现了幸存者效应,躲过了一次次的灾难,就觉得自己刷天选之子、气运加成了。
无论是八月那一次还是本次郑州爆发疫情期间,早上上班时,不止一次看到早上坚持跑的人。不管赞同与否吧,我是真的佩服他们韧性!
像我这种疫情期间就给自己放个假的人其实也不少。
城市一爆发疫情就窝到家,也不能说对跑步一点儿也不热爱,只是觉得这时候跑步风险比较罢了。
虽然,对于风险的判断也不准确,但是一点儿风险也不愿冒的人,除了担心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健康之外,更多的是考虑到旁人的眼光及害怕道德的指责。
想一想这个场景,已确诊的阳性病例行程中有天天在小区跑步的通告。邻居会怎么样数落你?
总结
这种情况如果放到二十以前那就不叫事儿。头铁去跑步的人真不会有多少。
以前,咱们国人都比较注重集体意识的,对于道德的坚守还比较传统。家也是愿意为了公共利益进行自我牺牲的。
现在,不能说家不看重集体意识了,而是现在社会道德也吸收了西式的自由思想。
既然法律对于风控区外的户外活动进行限制,跑与不跑全看自己对于风险程度的判断了。
道也吸收了西式的自由思想。
既然法律对于风控区外的户外活动进行限制,跑与不跑全看自己对于风险程度的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