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学员问我,慢跑有作用吗?感觉不,身体没啥变化!我正经八百地告诉他,慢跑绝对有用,对于入门跑者,提升心肺能力,慢慢适应训练的强度;对于中级跑者,通过慢跑打好有氧基础,为后续间歇跑、冲刺训练等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穿着高跟鞋的都市OL白天在职场上杀伐果断,晚上却揉捏着疼痛的脚跟和小腿,叫苦不迭;热衷于马拉松的跑步爱好者受跟腱病等损伤困扰,没办法继续奔跑;一些久坐或久站办公的人,非常容易“腿软”崴脚……
事实上,这种足跟痛、惯性崴脚等常见的疼痛和损伤,是由人们不正确的工作惯、生活惯和运动惯造成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引起的。但人们却往往用静养、休息、直接镇痛等方式进行处理。显然,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是不明智的。
你要做的,应该是对自己的足踝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应该肌肉的功能状态,针对性地进行纠正性训练:抑制过度活跃的神经筋膜组织,激活不够活跃的神经筋膜组织。
小智这里有一份来自美国运动医学学会(NASM)的足踝功能障碍纠正性训练示例,可以帮助你有效进行足踝功能纠正。
抑制
利用泡沫轴放松关键位,如比目鱼肌、腓肠肌外侧头、腓骨肌群、股二头肌和阔筋膜张肌。
拉长
通过静态和/或神经肌肉拉伸技术对关键肌群进行拉伸,包括比目鱼肌、腓肠肌、股二头肌和阔筋膜张肌。
激活
通过分离强化训练和/或定位等长训练进行关键肌肉的激活训练,针对的位包括屈趾肌群和足深层肌群、腓肠肌内侧头、内侧腘绳肌、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
整合
刚开始可以进行单一平面(矢状面)的训练,然后进阶到多平面(额状面和水平面)的训练。训练初期从过渡性训练(在支撑面无变化的情况下进行运动)开始慢慢过渡到更具动态的练(支撑面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