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 GIF 0.0M脚步所至,皆为所爱这里只说与跑者有关的故事跑步中虽然跑量非常的重要,但千万不要盲目的增加,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来相应的做出调整,假如你的目标是跑人生的第一个5公里,那么周跑量目标
5月4日,博主“主持人_杨杰”抓拍了多张国足队长吴曦在南京街头跑步,以保持体能的图片。
这位博主还写道:“一个人一条路,对热爱的事全力以赴,祝国足队长吴队五四青年节快乐!”
但如果看了有关新闻下的评论,显然吴曦就会感觉非常难过了:
1、“在马路上单练,也穿队的训练服,是在刷存在感,还是低调点做人好。”
2、“懂一点点体育的人都知道:运动员最重要的关节是膝盖,在水泥沥青路面跑步,是最伤膝盖的,所以,这应该是摆拍。”
3、“被讨厌,就连呼吸都是错的——指的是犯一点小错误,换来的是过激的批评。但这句话不适用男足,因为家对男足的评论和态度,是中肯的。”
4、“吃过海参以后再跑步,步伐矫健,发型纹丝不乱!刚吃完海参,活动活动,不然消化不良。”
5、“在街头跑步,刚好可以让别人看到自律,在球场去跑,没有看得到;运动员跑街上锻炼,明显是为了曝光做样子,给自己做公关”。
6、“多少钱雇的人?拍的这组穿国足训练服慢跑的照片?Pose摆得不错。哈哈,能不能随便穿件运动服,穿队服太容易被认出来了。”
7、“疫情之下,不戴口罩啊?戴口罩怕民众认不出来。”
8、“跑步保持体力和敏锐的反应,以便球迎面飞来时,快速下坠侧身躲避。”
……
在这些评论中,虽然也有一些人在赞扬吴曦在家时,仍然坚持跑步锻炼的做法和精神,但显然,多数人却是在吹毛求疵地批评和嘲讽。
本来,球迷们对于吴曦的风评其实很不错的,他在球场上的拼命三郎作风,也是得到家认可的,但就是因为在12强赛中,吴曦在本方禁区左路,面对越南球员的一记传中,突然低头躲球,令对手在中路趁机将球打进,最终,队以1比3 的比分,60年来首次输给越南队,于是,吴曦被球迷狂批,并给起了一个外号:“躲球帝”。
就是这个不知是有意或无意的“躲球”动作,人们又拿其跟女足的王晓雪“挺胸迎球而上”进行对比,于是,将吴曦给骂得狗血喷头。
再加上国足做代言广告时,作为队长的吴曦更是首个出镜称“天天吃海参”,还因此被球迷起了另一个外号:“海参哥”。
其实,拿放镜对待公众人物,这或许也难以避免——作为从公众处获得公共资源的公众人物,也应该接受这样的审视与监督,甚至,这样的审视是“吹毛求疵”性质的。、
比如,这次吴曦在城市街头跑步,像有的球迷所称“沥青路上跑步对膝盖不好;有疫情为何不戴口罩?身穿队队服和不戴口罩,是不是怕被人认不出来?”——这些质疑,也并非完全是胡闹,也值得公众人物去重视。
但是,像有的球迷这种“躲球过后,呼吸都是错”的做法,就可不必,甚至说太过无聊了,比如什么“跑步是为了练躲球;这是吃过海参后,跑步用来消化”云云,这样的嘲讽,没有了批评的边界感,也就失去了意义!
“菜是原罪”,在一定程度上,于竞技体育方面确有道理,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此完全否定所有一切——不能将国足的失利,完全归咎于所有球员;即便吴曦的“躲球”动作,确实有让人诟病之处,但也不能就此完全否定和抹黑了他的全。
吴曦们当然也应当反思,更应当知耻而后勇,但是,他们也不能一直活在“躲球”发生后,就此毁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的恶劣环境中——球迷们还应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人,否则,或许真的如张玉宁所言:“从此让人寒了心,再也捂不暖了”吧?【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点击播放 GIF 0.0M
点击播放 GIF 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