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 GIF 0.0M随着衡水湖旅游景区的升级改造逐步推进,9月10日,衡水湖景区开始提质扩容试运营。以衡湖湾、马拉松广场为核心区域,串联城市书房、三生岛、梅花岛等景点全新,为广游客提供一个亲近自然休闲娱乐
职业生涯规划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规划很重要,它决定着你行进的方向和节奏。
更重要的是,你自己不规划,你就会被规划。
很多人从小上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都是父母决定的,工作后,以什么节奏工作是老板决定的。
多少年轻人工作后找不到目标,就是因为上学时一直是被家长规划的。工作后被规划,身不由己,被动应对,更可怕,这也是出现猝死这种悲剧的原因之一。
生涯平衡要提早考虑
传统的职业规划观念认为:职场分成起步、成长、发展、成熟、衰退期。中年之前的关注点都在职场发展;中年之后,才会更多地考虑生涯平衡。
所谓生涯平衡,是从工作、家庭、爱好、孩子教育全面考虑,在不同生活板块上分散时间和精力,避免出现失衡的状态。
严峻的社会压力之下,现在看起来,平衡问题必须提前。提前考虑生涯平衡,不是像中年人那样考虑那么多因素,而是要考虑工作和健康的平衡。
工作忙,挤掉了生活,对于上进的年轻人来说,不算啥。但是,工作挤掉了健康,甚至挤掉了生命,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职场新人必须要重视职场平衡问题。
工作压力这么,怎么平衡事业和健康呢?
作为一个20多年经验的职场老鸟和职业生涯的研究者,分享三条锦囊。
第一:强化长期主义:职场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
第二:主动掌控,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忍受
第三:给自己充电
第一:强化长期主义:职场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
说来简单,但是很多人仍然“活在当下”,完全不考虑这种冲刺的状态能坚持多久。职业的马拉松选手懂得均衡配速,让自己能坚持到底,跑出最佳状态和最好成绩。我们现在做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将来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榨干”自己的未来。
小孩教育已经走入了怪圈,不输在起跑线上,书山题海几近把孩子榨干,到了学后继乏力。现在的职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薅年轻人羊毛,年轻时的体力被“榨干”,以后怎么办呢?
所以,警钟长鸣,我们有30年左右的职场,来日方长呢,不要当成短跑冲刺。
第二:主动掌控,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忍受
工作中难免被安排,很多东西自己无法掌控,但是要尽量控制自己能控制的分。
排除客观因素,很多职场新人缺少系统思维、不懂得拒绝,是导致工作累的重要原因。
缺少系统思维,做事情看不到全貌,容易造成返工,既浪费了时间,也消耗了心力。
不懂得拒绝更要命,我曾经辅导过某厂的数据经理,因为不懂得拒绝,自己很累,下属也不满意。学会了拒绝,才能更好地完成重要的事情。
第三:给自己充电
手机每天都要充电,我们甚至带着充电宝,保持充电状态。
人也一样,好好睡一觉,美美吃一顿早餐,一个人满血状态。辛苦工作一天可能只剩30-40%的“电量”,如果不能及时充满电,继续消耗,最终消耗的就是健康和生命。
吃饭、睡觉、锻炼是身体健康的基石。
胃不好的人懂得必须吃早餐、一日三餐尽量按时,珍惜自己的胃,从年轻做起。
即使再忙再累,也要给自己创造休息的时间,让自己阶段性地睡个饱觉,天塌不管。
锻炼通常被认为是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但是在现在社会,对于忙碌的打工者来说,它已经成为重要而紧急的事情,锻炼不止强筋健骨,还能让你的脑休息一下,可谓一举两得。
社会竞争很残酷,硬碰硬的加班可以让你短期内实现快速地跃升,而职场长跑是一场马拉松,它需要规划,需要充电,需要你主动掌控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