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我们一直强调,跑步是一个特别细节的运动,完全不是外人看到的只要迈开腿就可以,所以总结更多的跑步经验让更多的人少走弯路是我的初衷,或许由于个体的差异,感受有所不同,毕竟普通体质的人很需要这样的感受
1、不要连续跑强度,身体容易疲劳,影响训练连贯性,对于众跑者,强度一周来一次就可以了,刺激心肺和肌肉。
2、强度与强度之间需要慢跑衔接,慢跑起到:调整、过渡、恢复的作用。速度一定要慢,有氧恢复一下。比如拉完长距离之后,第二天,可以慢跑10公里过渡一下。
3、速度公式:慢跑2公里+速度科目(比如10x1000米间歇)+3公里放松恢复。不要上来就冲速度,容易拉伤;跑后放松跑,是排酸,缓解肌肉压力。
4、跑步频率:初跑者可以尝试隔天跑,慢跑积蓄有氧耐力;众跑者,考虑跑二休一;或者跑三休一,不要天天跑,身体疲劳了!输出的都是低质的跑量,甚至还会受伤。
5、熬夜、过量、竞速,是导致你受伤的罪魁祸首。不要熬夜,按时作息。跑量适合自己的就好。无需攀比,按自己的节奏跑,开心就好。
6、状态不佳,慢跑调整,调整不过来,休息一天,没事的。我们是众跑者,不需要逼迫自己,天天跑,该休息的时候,干脆利落。
7、膝盖有伤,不管如何,尽量休息,彻底康复之后,慢跑调整过渡;免得反反复复,跑跑停停,最磨人。
8、如何预防伤病?跑少点,跑慢点,维持好运动负荷与身体的平衡,不要挑战身体极限。
9、跑前热身充分到位,再慢跑预热,让身体慢慢跑开,不要上来就跑、甚至加速冲刺,注意细节,事半功倍。
10、匀速才是精髓!比赛要合理分配体能,跟随战术是明智之举,能跟则跟,跟不上放弃,学会灵活变通。
11、赛前如何调整?赛前减速减量,有氧维持心肺,适当强度,保持速度优势。然后猛吃多睡,吃有营养的东西,比如碳水化合物,储存糖原;多睡,保存体力。
12、比赛尽量求稳,急不得,莫攀比,按自己状态跑,将个人体力在42.195公里完美地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