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跑友问,太极跑如何?送髋技术咋样?细胞分裂跑法怎么样?xxx跑法呢?……坦率地讲,这些概念都有过接触和了解,原本会跑步的我,突然犯迷糊,不会跑步了!真是越整越糊涂,个人觉得,有些知识可以学和借
题记:按照往年的惯例,三月份本应该是马拉松比赛举办的高峰期,每个礼拜都应该是赛事扎堆,但是从马拉松的照片下载平台我们不难发现,三月份的赛事截止到目前,能够正常举办的都是寥寥无几,很多情况都是报名的时候热血沸腾,到了比赛前一段时间,就会被告知发生了变故,好一点的宣布无限期推迟,不好的比赛取消直接让家退费。对于沉寂了一个冬天的跑者来说,其实很迫切的需要一场比赛来证明自己,不过疫情的影响,马拉松首当其冲。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马拉松是跑者跑步的动力,只有在有比赛的时候,家才会更偏向于跑更长的距离,毕竟这样的极限运动并不是动动嘴就能完成的,所以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报名前家欢欣鼓舞,兴致勃勃的计划着比赛,结果一等到比赛取消的消息,整个人就泄了气,跑步的欲望也就不是很强烈。跑者中的一分人其实就是赛来带动的,有些人更是临时抱佛脚,所以对于比赛的取消,或许还会“庆幸”,毕竟有时候报名就是非自己强烈的意愿。
除了跑步爱好者,还有很一分人是职业跑者,也就是以马拉松谋生的人,往年一场比赛接着一场比赛,奖金也是拿到手软,如今行业不景气,有些人转行带起了货,或者是成了跑者的“导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定会对她们跑步的态度产生影响,毕竟单纯的跑步和跑步拿钱可是两码事。而且有时候以赛代练才是最好的方式,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去跑个全马,因为即便不跑步的人都知道,马拉松是极限运动,是很伤身体的。
就拿我自己来说,之前的西安马拉松之前,我平时跑得最远的距离就是10公里,只有在确定自己报名成功以后,才开始一个月的突击,跑了几次25公里,勉勉强强的完赛,而我的朋友平时和我一起跑步,她却没有中签,结果跑长距离的时候死活叫不出来,在她的内心就是,很没有必要去这样跑,毕竟短距离是养生,长距离有时候就成了伤身。马拉松比赛将会长期处于一个取消的面,希望我们的跑者也要逐渐适应终点没有奖牌的跑步,不要被比赛带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