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跑步

跑步会不会使腿变粗?跑步答疑汇总

跑步会不会使腿变粗?跑步答疑汇总

Q1:跑步会不会使腿变粗?

很多女生担心跑步会长出萝卜腿,便推三阻四,不愿意运动。事实上慢跑是有氧运动,能有效燃烧脂肪,跑步后只要好好收操,使小腿肌肉放松,不但不会变粗,反而会使腿线条更好看。

仔细观察马拉松选手的样子,他们的腿都相当修长、漂亮,并非满是肌肉。原因在于,慢跑能够消耗脂肪与热量,使小腿负重减轻,避免过度使用肌力,小腿自然不会变粗。

《健跑入门全》作者牧野仁也认为,除非一周进行3次以上的肌肉锻炼,使身体承受一定程度的负荷,才会增加肌肉量,使小腿变壮。慢跑属于有氧运动,能使腿或小腿变得更加紧实,线条也会越来越修长,反而有细腿的作用。

那么,为何有许多人认为,是跑步害小腿变得更粗了呢?这可能是过多脂肪造成的错觉!

马拉松教练温迪邦格登(Wendy Bumgardner)于About.com网站指出,觉得小腿粗壮,往往是覆盖在肌肉上的脂肪所致,而非肌肉本身;因此,应努力减脂使小腿回复原本的样子,而跑步正是减少脂肪的良方。

与其担心小腿会不会因跑步变粗,不如烦恼体态是否过于臃肿,腿也跟着肥胖起来。切记,脂肪的累积速度比肌肉更快,如果怕小腿变粗而拒绝慢跑,就真的太不明智了。

小编:一个瘦子不会有个粗腿

Q2:感冒了,可以跑步吗?

感冒时到底能不能跑步,是许多跑者的疑惑,想好好休息,却又担心打乱长久以来建立的练跑节奏。为此,About.com网站专栏作家克里斯廷勒夫建议,只要遵循「脖子法则」,便能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跑步。

克里斯廷勒夫指出,当感冒症状发生在颈以上,包括流鼻涕、打喷嚏或喉咙痛等,可以进行「轻度」运动。过程中如果产生头晕、恶心或量出汗等症状,应立即休息,以免病情恶化。

若症状发生在颈以下,像是呼吸道感染、胸闷、呕吐或腹泻等,那么请停止跑步,静心养病。在不利的健康条件下跑步,可能会使脱水情形更为严重,并让心脏承受过压力,甚者还有可能导致心脏衰竭。

有些人认为,跑步流了一身汗可以逼退感冒,这是未经医学数据支持的迷思。彰滨秀传医院家医科主治医师李宗霖为文分析,跑步时口呼吸,可能会使停留在口腔黏膜或上呼吸道的病毒被吸进肺,进而引发肺炎,反而使病情恶化。

休息,才是感冒最好的良药。克里斯廷勒夫也提醒跑者,即使痊愈也不建议马上用100%的强度练跑,而是要逐步加强训练,至少等两个礼拜后再投入跑步,会是比较适宜的做法。

小编:过度运动也会幅度降低身体抵抗力;你会容易感冒、易怒、睡眠...

Q3:夜跑完为什么会睡不着呢?

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复杂,就运动而言,可能是「时段」出了问题。台北马偕医院家医科主治医师詹欣隆为文分析,运动会使脑释放脑内啡,使人心情愉快、感到兴奋,效果还能维持好几个小时。

所以在跑步过后,你可能会觉得体温升高、精神奕奕,需要一段时间冷静下来,导致难以入睡。

想达到助眠效果,晚上运动的时间最好不要安排得太晚,才不会引发反效果,同时影响生理周期。建议将跑步时段挪至傍晚时刻,约莫是睡前4到5小时左右,待运动后的化学效应消退、体温下降后,便能睡得香甜。

除了培养规律的运动惯并挑对跑步时段外,睡前泡泡热水澡,或者做一些伸展操放松肌肉与关节,并搭配轻音乐来舒缓身心,都能帮助培养适合睡觉的状态,缩短入眠时间。

若持续失眠,请尽快找医师咨询,评估是否有潜在的生理或心理因素作祟,搭配合适的疗程,早日改善睡眠障碍。

Q4:我怀孕了,可以跑步吗?

传统观念认为孕妇应该多吃少动,以免动了胎气,不过,孕妇并不是脆弱的陶瓷娃娃,适度运动更是有益健康。

《我想开始去跑步》一书指出,定期健身的妇女较无孕期不适的症状,生产过程也顺利许多,并能降低妊娠糖尿病与高血压的机率。此外,母亲若有运动惯,孩子对于运动与语言的领悟力也比较高。

一般而言,如果怀孕前便有慢跑惯,怀孕后依旧可以持续下去,但要降低运动量与强度。至于运动量较少的孕妇,怀孕期前三个月不适合运动,之后也要选择比较温和的活动,例如走路、游泳或产前瑜伽,减少运动带来的冲击。

《我想开始去跑步》提供一个准则,供孕妇判断自己是否锻炼得太辛苦:如果在跑步过程无法轻松与谈,就代表把自己逼得太紧了,最好休息一下,让呼吸恢复正常频率再继续跑步。

教育体育署则提醒,孕妇体温过高会影响胎儿发育,应随时注意体温、避免过热,并补充适量水分,当体温超过摄氏38度就该停止活动。慢跑时感到不适或有出血情形,请停止活动并立即就医。

若对身体状况仍有疑虑,最好请医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慢跑,并寻求专业咨询,拟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只要谨慎评估、量力而为,孕妇也能轻松慢跑。

Q5:跑前可以吃东西吗?

以健康的人而言,如果只是一般慢跑,即便是空腹上路,也有足够的能量可应付慢跑时所消耗的热量。但对长跑者而言,赛前的饮食便相当重要。

长跑所消耗的热量较多,应适当补充能量,以免影响表现。日本健身教练牧野仁指出,如果是正餐,要在开始慢跑前2小时用完,容易消化的食物则至少要在跑前30分钟(尽可能在1小时内)吃完,不能吃饱马上跑步,免得消化不良。

跑前应摄取含有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麦面包、八宝粥、麦片等,提供足够的能量,并辅以少量蛋白质,增加饱足感。另外,尽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进过多蔬菜,以免丰富的纤维质反而影响消化。

有些人可能会说,「晨跑哪有时间吃早餐呢?」这也无妨,牧野仁建议晨跑民众可于跑前1小时至30分钟,摄取一根香蕉或果冻饮料等容易消化的点心即可。除了开水之外,也建议以柳橙汁或运动饮料同时补给足够的糖分和水分。

至于饮食的禁忌,《当自己的跑步教练》一书提醒,尽量别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许多人有乳醣不耐症,更要避开乳制品。另外,比赛时别尝鲜,避免吃一些不熟悉、生冷的食物,以免引发肠胃问题。

跑完后的恢复饮食

跑后的营养补充,和慢跑前的摄取同等重要。《健跑入门全》作者牧野仁指出,运动后的30分钟是补充营养的黄金时间,不只为了纾解疲劳,更能提升体力和肌力,迅速回复体能。

因此,这个时机的营养摄取是重要关键。除了醣份外,均衡摄取蛋白质或维生素等营养,可以更快消除疲劳。

以下便是牧野仁推荐的3项恢复饮食:

1.猪肉:

猪肉的蛋白质与维他命B1能帮助消除疲劳。

2.柑橘类:

柑橘类水果含有柠檬酸,可以加强回复体力。

3.醣份:

白饭和面包类食物的醣分(碳水化合物),能帮助补充热量。

标签:跑步 小腿 牧野仁 慢跑 克里斯廷勒夫

相关消息

新手跑步指南

一、跑鞋选择为什么要穿跑鞋跑步?相信有经验的跑手都知道答案,这个问题主要针对新手跑手。其一,人在跑步过程中,脚落地的瞬间能产生极的冲击力,这个冲击力的力度概在体重的3到5倍。着地的冲击力对脚踝、膝盖的